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新春寄语 > 2008网上贺新春 > 编辑网友大拜年
2008,只因需要才展望
2008-01-16  中国教育网  张冬冬

字体大小:

  2007年已经接近尾声,在这一年里,中国教育和各位网友一起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们一起“在倾听和沟通中记录中国教育的前进足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循着2007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观察,一条主线清晰可见: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接连出台;一个个令人感动和欣喜的片断闪烁在人们眼前。

  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均衡发展,资助弱势群体,这一年可圈可点。从这一年发生的教育事件中,可以听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劲脚步声,“学有所教”的和谐图景正在被着力勾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2007年,中国的大学领导们也正在以沉着自信的态度关注变革、关注世界。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高校正在并且将始终奋进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前沿。 

  “2007,我们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07年,全国发放82亿元中职国家助学金,对每位在校中职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150元。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即将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2007年的脚步渐渐远去,2008年的钟声即将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即将载我们出发。它将驮去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又一度火红的年华。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新的梦想。

  2008年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治理整顿、改革开放、发展创新三个大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置身于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变革背景之下,中国教育的每一步摸索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争论。对30年来尤其是世纪之交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望2008,我们将继续坚守我们的立场,我们将继续和您一道寻找和坚守那些普适的准则,我们将继续在倾听与沟通中注视和记录中国教育的发展。

  我们乐意倾听。在大家关注政府政策的时候,我们将倾听来自中国普通民众的声音。我们愿意倾听中国教育改革的阵痛引起的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焦灼;我们愿意倾听学生对助学政策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愿意倾听教师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困苦;我们愿意倾听父母面对孩子金榜题名的自豪……我们愿意倾听来自于教育相关的各行各业的各种声音,只要是真诚并且充满善意。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我们强调沟通。展望2008,我们坚守自己的媒体气质,我们希望在政府与民间的关系重构当中,选择做一名建设者,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对话与沟通的平台。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如同这个正在巨变的国度一样,在不断地探索前行。摸索、前行、改进,中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探索,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中国的普通民众。我们始终坚信,一个丧失对善意政府想象的民族是可悲的。因此,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担负起向普通民众解释政府行为的任务。

  展望2008,我们将继续努力架起政府与普通民众联系的桥梁。我们倾听普通百姓的声音,我们也将解释政府行为的困难与原因。我们一边倾听着,一边沟通。我们在倾听与沟通中期待着中国教育的进步。看着中国教育在历史的年轮中盘旋上升,我们将忠实记录下这一过程。

  期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中国教育频道仍然与您风雨同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