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改革
京高招政策微调 二志愿三校录取分优先
2008-04-11  北京晨报  罗德宏

字体大小:

  备受北京市高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高考部分平行志愿方案昨天(4月10日,下同)出炉。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北京高招录取本科三个批次志愿设置上,第一志愿设置不变;第二志愿三所学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时按考生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同时取消过去的第三志愿。市高招办负责人表示,实施部分平行志愿录取,将有利于保护一志愿高分落榜的考生。

  本科各批次增加一所志愿校

  “今年高招志愿设置方案将略微调整,实行部分平行志愿。”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昨天介绍说,今年高招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3所学校扩大到4所学校,具体为:每批次第一志愿为1所学校;第二志愿为3所平行的学校。对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和单考单招的志愿设计及录取方式不作调整。

  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在解释志愿设计调整时表示,目前北京市85%的高考生都能被自己的本科一志愿录取,因此今年在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并不会对考生报考和录取产生太大影响。

  二志愿三校录取“分数优先”

  据线联平介绍,按照新的志愿设计方案,今年高招本科各批次的志愿录取中,第一志愿和往年一样,可报1所院校,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投档,体现“志愿优先”。

  关于二志愿的投档和录取办法,高福勤表示,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3个志愿,只要被检索的3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录取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考生按分数排序,上一个考生的志愿未检索完毕,不会对下一个考生投档;然后再对考生所填平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

  平行志愿院校也分先后顺序

  “尽管理论上平行志愿中的三所学校是平行关系,但考生填报时还是要考虑院校顺序。”市高招办主任高福勤表示,如考生的三个志愿学校是A、B、C。但录取时按分数可能三所学校都满足,将根据A、B、C的顺序依次向学校投档。一旦考生被A学校录取,就不能参加其余两所学校的录取了。

  高福勤还提醒考生,今年在志愿填报时,考生首先应查看高校招生章程,了解高校是否招收二志愿的考生;同时参考考试院公布的高校往年高招录取分数线。

  一志愿高分考生压力将下降

  “部分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将缓解本科一志愿高分落选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压力,增加这部分考生的录取机会。” 高福勤同时表示,虽然实行新的志愿设计和录取方式,但填报志愿固有的风险依然存在,其中包括考生志愿填报过高结果造成死档、二志愿退档之后录取难度加大等。

  据介绍,今年本科各批次院校在完成第一、二志愿录取后仍有剩余计划,北京市高招办将把这部分招生计划汇总向社会公布,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并按照平行志愿的方式进行录取。本周六起,北京市各院校将陆续召开高招咨询会,届时,各校将具体介绍自己的录取原则。

        相关新闻

        京高招平行志愿方案出台 二志愿设三平行志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80高校将公布高招政策 北京启本科高招广播咨询
· 35所高校高招政策详解 清华新增一实验班招生
· 教育部:灾区照顾政策不影响其它地区招生
· 浙高招政策确定 “省级优秀学生”高考不加分
· 今年高招政策有七变化 非应届生可报自主招生
· 20余所高校推出最新高招政策 大数据专业成新“热门”
· 湖北2016高招政策变化大 平行志愿由6个增到9个
· 清华大学高招政策抢先看
· 重庆市出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政策
· 综合素质纳入部分省份高招 是否打破一考定终身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