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到最需要的地方做有价值的人
2005-07-14    冯雪梅

字体大小:


  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考虑:到哪里工作,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每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也会思量: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什么是人生的目标。

  硕士领取低保救济金、博士街头行乞、“啃老族”挥霍无度面不改色……现实面前,不禁心生困惑:是读书没用了,还是大学生已经多得没人要了?乡村小学因缺少教师而不断萎缩、煤炭企业连续多年招不到大学生……同样是现实,人们也百思不得其解:大学生都到哪里去了?谁来解除这里的人才荒?

  废物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人才就是找到了水晶鞋的灰姑娘。在目前的中国,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人才的过剩和稀缺同时存在。没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挤破脑袋难找一份好工作;可在许多基层和行业,人们正眼巴巴地盼着能来几个大学生,用求贤若渴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奇怪的现象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这种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工作是年轻人事业的起点,对其持审慎态度理所应当。站在个人角度,读大学,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投资,谁都希望能有好回报。想在条件好的地区找一份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站在社会角度,大学存在的目的,不仅是教会一个人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还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才需要。一种合理的人才分布,一个科学的资源配置,是社会理性的正当要求。在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必须有一个契合点。

  计划经济年代,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已经逐渐从人才配置方式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供需双方的自由选择。去哪里工作,不是组织说了算,而是对各种优劣条件进行比较后的权衡取舍。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大学生有更多个人选择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需求不再是择业的必要考量。

  其实,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是能找到契合点的,关键在于我们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们假设两种人生路径:一是留在大城市,找一份专业不对口、无法发挥个人所长的工作,物质条件优越,人生没有色彩;一是下基层,在相对艰苦的环境里,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是淹没在人才济济之中度过平常一生,还是到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是在碌碌无为中浪费青春,还是在挑战中满怀自信地创造人生?这是一个问题。

  的确,基层艰苦,但是,基层对人才的渴求,那些有待填充的事业空白点,也为有志者提供了创业良机。在基层单位,不少年轻人正在担当业务骨干、挑大梁,这对渴望成就一番事业者,何尝不是一种吸引?别样的经历,别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有益的人生体验?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我们更想说,谁都不该浪费知识,挥霍青春。我们相信,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找份工作;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人,也一定会将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作出理性的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有价值的人!

  对城市而言,多一桶水少一桶水无足轻重;可对边远山区而言,多一口水窖却能燃起生的希望。重点学校里并不缺少一个两个师范生,但在乡村校园,他们却能支撑起孩子们的明天。谁敢断言,一个乡村卫生所,不会因为一名医科大学生的到来而救助更多生命;一个乡镇企业,不会因为几个专业技术人才而生机勃勃;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不会因为一群年轻人而造福子孙?

  不要小看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成就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绝不会只看重眼前的福利待遇;思考人生价值者,其视野也不会囿于当下的得失。选择,是利益衡量,但选择不应丢弃人生的崇高理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