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创新教育:我们怎样突出重围
2001-12-08    本报记者 左春明

字体大小:

    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日前汇集上海,研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

  参加研讨会的大多是主管教学的院校长、教务部门的领导。谈及创新教育,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院校代表们都意犹未尽。事实上,近些年来,相当多的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会上作了汇报交流。

  研讨,气氛热烈;思考,却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培养创新人才,我们该怎样突出重围?

  “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

  创新教育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思想观念,培养创新人才一个艰巨的问题就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办学思路问题。

  有代表说,我国高等教育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来,培养了成千上万优秀的专门人才,为国家的振兴、建设、富强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集中体现在:强调了共性、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了按计划执行、盲目服从、偏重概念与结论的学习模式。在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受教育者没有实质性的选择权利,教育者过分注重知识的单项传授,过分强调授课知识的系统性……等等,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的长河里,他们能够继承,但难以创新。

  在教育中高扬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教育本质决定的。那种“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也无法发挥他们创造性的潜能。因此,创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

  高校应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建立起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要改革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给学生研究和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同时培养创新人才还要有专门的项目基金和措施。

  终身教育观念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高等学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育中的位置。

  教师对怎样教学只理解一半,学生对怎样学习只理解一半,这种半生不熟的教育对于我们的伤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何建立良好的秩序,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仍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位代表谈到,某重点高校一个学生“投诉”,说他的老师为本校学生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位学生得知老师在外面还兼课,就“微服私访”去听课,结果发现这位老师讲得尤其好,课堂也十分活跃……这种高校教师兼职“精力外流”的问题在高校并不鲜见。

  有代表说,目前多数高校面临着师资不足问题源于两个客观现实:一是人才流失,一些优秀人才或出国或进三资企业,高校客观条件缺少对拔尖人才的吸引力,并存在隐性流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致使在本校教学上投入过少。二是“近亲繁殖”。多数教师“同出一师”,使教师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视野和思路不开阔,不利于教师创新、提高。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创新教育的难点,是创新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代表说,教育目前的状况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层次上,按产品划分学科还没有完全改变。跨学科的教育还刚刚开始,自觉运用创造性的思考工具来从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教师对怎样教学只理解一半,而学生对怎样学习只理解一半。这种半生不熟的教育对于我们的伤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过分强调基础会不会妨碍创新?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一个无法回避的反差: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的数学、物理在国际奥林匹克赛上得奖都超过了美国,但我们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900年至今,美国有230人获诺贝尔奖,而我们得诺贝尔奖是零。代表们对此各抒己见。

  在实践中究竟有哪些困难和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代表分析,一是传统文化中求“中庸”求“平衡”的思维方式,以及“克己复礼”的个性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个性的发展;二是社会机制中缺乏对“创新”的呼唤和强大的驱动力;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以及考核体系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脱节;四是教师的整体队伍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五是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

  我们有没有必要反思: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创新少?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不是进入了一个误区,或者说——太重基础导致迷信权威——太重基础导致负担过重——太重基础导致把旧的、不利于技术创新的东西承传下来。我们要思考:开拓创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过分强调基础会不会妨碍创新?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有代表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把中国教育注重知识,学生勤奋、踏实、谦虚,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广、视野宽、胆子大、敢冒险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知识的严密、完整、系统,与美国教育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自立、开拓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强调求实的作风与美国追求浪漫的风格结合起来;把中国教育“学多悟少”与美国教育“学少悟多”结合起来。

  要营造创新的氛围和环境,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

  高校连年扩招已使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108.4万人上升到今年的250万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然而,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代表说,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匮乏,办学条件不足,质量把关不严,结构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导致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应引起关注。高校的创新教育确实要走一条异常艰巨而漫长的路。

  代表们说,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特别注意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研究国外的大学在做什么,特别是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教育的进展情况,做横向的比较,同时也应研究我们自己在教育上有哪些经验教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切忌“浮躁”和“贴标签”行为,不能急功近利,图好看摆花架子。

  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协调,在实行改革的每个具体措施与步骤时,我们应有一个明确的全面的规划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果从幼儿园实施“听话”教育、到中学实施应试教育,到大学才提出创新就为时过晚。因而在幼儿教育中就应该重视个性发展。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一个人一生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营造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包括营造社会大环境、校园内的环境和充分利用好国际竞争的大环境。

  代表们说,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当勇敢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新挑战,慎重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严肃反省和思考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努力采取和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高校应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构建创新体系的大厦添砖加瓦。为推动我国在21世纪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研讨会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企业高校学生三方零距离对话
· 广东高校打造高层次人才见成效
· 我国大学生开始闯入国际人才市场
·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 大学生科研计划:高校培养人才新途径
·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什么
· 如何培养“国学大师”
· 创业教育将在我国大学试行
· 纪宝成: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
· 北京工大开展诚信与责任主题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