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95%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结婚为时过早
2001-12-14    

字体大小:

    至少是一种进步

    “我又不会在大学的时候结婚,学校同不同意,教委同不同意关我什么事呢?”这是绝大部分选择对此决定无所谓的同学的看法。

  “我觉得这种讨论最多是关系着学校对同学的干涉程度到底有多大。如果学校可以允许大学生结婚,说明我们学生有更多权利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被学校的条条框框管得很死,特别是这种很私人化的东西。学校的放手代表着一种进步,所以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我来说,是不会选择在大学时结婚的。所以放手是学校的态度,而对学生来说,事实上付诸行动的不大会有。我现在有女朋友,但是我会在30岁以后再考虑婚姻问题。”

    结婚是我们自己的事

    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允许大学生结婚,但同时又有绝大部分同学十分肯定地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是不会结婚的。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渴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望在自身的个人问题上不要被约束太多。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独立解决和理性判断个人问题,并希望自己的这种权利得到理解、尊重和保护。在学校里,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对于自己,他们希望更冷静地思考。在面对结婚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他们不再只是被激情所拥抱的一代。责任,被他们摆在了婚姻最显著的位置上。

  传统观念占重要地位

    “结婚?我连学费都还要爸爸妈妈来付呢,拿什么来结婚?要一辈子的,我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担起这样的责任。”一位来自工大的同学说。

  大家还普遍认为,男生在婚姻中,应该承担更重的角色。并且普遍认为应先立业,再成家。“婚姻需要太多现实的东西当作基础。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光凭这一点就太不现实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如今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传统的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报道提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全国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瞿振元近日表示,大学生可否结婚应由高校说了算,但前提是学校的规定不得与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

  此说一出,关于大学生到底能不能结婚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暂时的定论。那么与这个说法关系最为密切的大学生的反应又是如何?这个说法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呢?为此,时报记者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商学院等几所杭城高校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80位男生参加了此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只有5%的大学生表示可能会选择在求学期间结婚,72.5%的表示要在30岁以后结婚。

  三个不结婚的理由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男生要把结婚年龄放到30岁以后呢?原因有三:

  一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婚姻是一种难以承担的责任。“我们现在不结婚”“结婚??压力太大了。我还没有想好。”记者听到的都是这种声音。

  二是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他们那些间接的论据充满了浪漫和矛盾:“我们并没有经历婚姻,但是我们却通过各种途径来看别人的婚姻。于是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婚姻出现在人们面前,爱情就已经死了。”三是“我们是飘一代。因为飘,所以不要结婚。”这是自认为很时尚很前卫者的宣言。他们有一大串对自身形象的比喻,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逻辑,说明他们的放纵与严谨的婚姻格格不入:我们是飘一代,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发着牢骚。我们不会理会别人惊讶的眼神。让早餐和健康见鬼去吧,我们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你爱我,为什么要结婚?如果你不爱我,结婚做什么?这就是飘一代的誓言。婚姻在他们眼里,是对一张纸片的藐视:一张薄薄的纸能代表什么?保障?难道不可以离婚吗??因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说是就是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青岛四高校不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
· 南京高校在校生不能结婚
·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望允许结婚 新规定正调研
· 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结婚?
· 广州大学生对结婚说“不”
· 武汉大学学工处否认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