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台湾学生留学大陆正在升温
2001-12-19    

字体大小:

    台北12月18日电(记者赵丹平赵卫)走进台北市敦化南路的诚品书店,有关留学大陆的指导性书籍赫然在目,《留学大陆抢先报》、《如何赴大陆留学》、《轻松进北大——考取北大完全手册》……随眼看去就有六七种。台湾夏潮联合会秘书长陈福裕先生说,他们正在筹划一本更权威、更完整的大陆留学指南。“留学大陆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要提供的服务也要更加优质化,”陈福裕先生说。

  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招收港澳台地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已进入报名阶段,受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的委托,台湾夏潮联合会受理台湾地区考生的报名业务。在位于台北市新生南路的夏潮联合会办公室,记者看到,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和前来领取报名表的学生出出进进,非常忙碌。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在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有4000多人。虽然台湾当局至今仍对大陆学历采取不予承认的态度,但最近这两年里,对到大陆留学充满好奇的人越来越多,捷足先登者也不在少数,仅在夏潮联合会领取报名表的人数,去年就比前年增加了一倍。以往都是在10月份以后才有人前来咨询留学事宜,但今年从4月份开始,每天都有学生前来咨询、索取相关资料。陈福裕估计,今年实际报名的人数将比去年增长50%。

  除人数增加以外,今年台湾的大陆留学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求学者已不光是在校的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陈福裕说,今年探询、报考大陆研究所的考生,许多人年龄在40到45岁之间,其中又以律师、会计师、建筑师居多,这些人在台湾已经工作了多年,有相当的事业基础,在专业领域已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为了开辟新的职业生涯,他们把目光盯准了大陆。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大约30几岁的中年男子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叫林熙亭,学法律出身,大学毕业十几年,一直在银行工作,今天他特意请假从台中赶来,一是为了领取报名表,另外也想更多了解大陆院校的情况。

  林熙亭说,目前两岸经贸互动这么频繁,好多台商到大陆投资,其中也涉及许多银行服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他希望到大陆进修,学习、了解大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对他的职业生涯一定会有帮助。他说,其实他目前的工作挺不错的,但是去大陆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机不可失,必须提前“卡位”。

  在有意留学大陆的人中,与林熙亭抱同样考虑的不在少数。陈福裕说,台湾高学历、高收入者作出这样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两岸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的现实,更反映出两岸经济增长的消长变化使更多人认识到,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大陆息息相关。

  陈福裕说,台湾当局至今不肯承认大陆学历,这给台湾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岛内要求承认大陆学历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但是,尽管存在诸多障碍,到大陆求学的人还是络绎于途。有同学干脆地说:“反正全世界只有台湾这一小块地方不承认大陆学历,影响不大。”

  为了让有意留学大陆的台湾同学少花冤枉钱,少跑冤枉路,夏潮联合会多方搜集资料,包括大陆各大院校和研究所简介、招生院校和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历年试题等。他们也希望短期内能扩大服务的职能与范围。总之,“夏潮的工作人员已经从人力和物质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陈福裕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留学东南亚有哪些优势
· 台湾大学校园重开品德教育课
· 台“教育部”仍不采认大陆学历
· 台湾:求学大陆新时尚
· 7万多大学生5万多考研——台湾流行"考研热"
· 我国培养中医专业外籍留学生3500多人
· 上海高校招收6000余名“洋学生”
· 赴日留学小心部分大学不为招生只为招财
· 留学夏威夷学生资料将交美移民局审查
· 福建博士夫妇在美遇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