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伯明翰:中国学生重商轻理
2002-01-25    特约撰稿人 林媛

字体大小:

    英国的各个大学里都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平均在300至500人左右。经常听到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说,在许多硕士班中,中国留学生占大多数。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留学生的专业,就会发现中国留学生存在“重经济轻技术”的现象。通过伯明翰大学中国学生的专业就可明显看出这种不均衡。

  伯明翰大学是1900年建校的,也是英国有名的“红砖大学”之一,这表示它在二战前就已声名远播。它在《泰晤士报》上的年度综合排名,近几年一直在第12位至第14位徘徊。去年12月14日发表的R AE科研评估调查中,伯明翰大学名列第5,表明它在化工、心理学、冶金材料、解剖学等学科处于世界级研究的领先地位。

  根据英国教育理事会在伯明翰的职员说,伯明翰大学有3个最挣钱的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经济学院和公共政策学院。在上述学院中,商学院的M BA和经济学院的各个硕士专业,基本上每个班的中国留学生都占到了70%以上。尤其是会计专业、营销专业、银行学和金融学,每个班的中国学生都占到了90%。有学生开玩笑说,这等于是中国学生请了外教来上课。更有意思的是,银行学有一门中国讲师的课,系里特别强调,虽然中国学生占多数,上课还是要讲英文。相比较而言,在医学、心理学、机械、生物学等领域,每班只有两三个中国学生。

  有些中国学生在申请专业时过于盲目,有的是硕士专业与大学本科的专业跨度太大,有的是大学刚毕业却选择了一些要求很强工作背景的课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多数中国学生把来英国留学考虑得太轻松,想花一年时间就混个文凭,但其实这并不容易办到。以电子通信专业为例,今年全班15名中国学生中,有一半没能通过考试,在补考中只有一人补考合格,剩余的人就无法拿到文凭了。

  现在有些人觉得英国1年的硕士有点“水”,但其实拿到这样一个学位也是要吃点苦头的。英国的硕士课程讲师教得很少,平均一门课一周只有不超过3个小时,主要靠课后阅读和个人研究来进一步学习。一般来说,中国学生语言能力弱,上课听不懂,只能靠猜或者课后看书理解。第一学期结束,学不下去申请退学的中国学生就有十几人了,还有许多拖着不交学费的,以便一旦考试不通过就转头走人。能坚持学下来的中国学生普遍感觉压力很大,比自己预想的要难得多。

  中国留学生过于集中的几个专业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语言环境的缺乏,中国学生聚在一起很少用英语对话,有些本身口语不好的学生常常一周说不上几句英语。二是缺乏团体合作精神。例如M BA课程,经常会有一些小组合作作业,不论怎么分组,都会有几个中国人在一起,然而他们太多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往往斤斤计较,不讲究合作和合理分工。三是缺乏互助精神。中国留学生会根据年龄分成几个集团,22岁左右大学刚毕业直接来留学的、25岁左右工作一两年的、30岁左右工作多年的老学生。这些集团之间缺乏沟通,就连集团内部也是竞争多于互助。由于缺乏共同语言,每个人心里都感觉很孤独,班上的气氛显得很散漫。一个学期下来,许多人连同班同学都认识不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留学东南亚有哪些优势
· 我国培养中医专业外籍留学生3500多人
· 上海高校招收6000余名“洋学生”
· 赴日留学小心部分大学不为招生只为招财
· 留学夏威夷学生资料将交美移民局审查
· 福建博士夫妇在美遇害
· 留学热点国家费用比较
· 黎巴嫩大学接受大批留美阿拉伯学生
· 国外商学院对中国学生敞开胸怀
·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