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南航: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
2002-02-04    张 辉

字体大小:

    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对企业宏观指导与调控,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面临着市场、竞争、效益等一系列问题,给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南京航天大学从1993年开始,与我国民航企事业紧密合作,校企双向互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取得了“起点高,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办学成效,及时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民航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对调整和优化我国民航企事业人员结构,带动民航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探索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一、适应需要,依托优势,奠定基础。

  高校主动适应企业需要,以及高校必须凭借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这是新时期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卓有成效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航运输量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快速发展的我国民航运输业,急需大量的高级专业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紧紧抓住民航教育需要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主动参与发展我国民航教育,将服务民航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主要服务面向之一,努力为增加我国民航运输业高层次人才和科学技术储备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以学科为基地展开的。要能为企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必须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学校从创办民航学院开始,重点抓好对学科建设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1.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支适应民航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育的问题,关键在教师。首先,依托学校航空航天类学科与人才优势,从学校相关航空类院系选拔与抽调二十余名中青年骨干与优秀教师充实到民航学院,投身民航类学科专业建设;其次,依托民航企事业单位,在各董事单位大力支持下,通过为民航学院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条件和联合出国进修、考察等机会,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与完善;聘请民航高层人士及高级技术人员15人作兼职教授来校讲课、作学术报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教师及时掌握了民航技术发展前沿动态,快速提高了教师从事民航教育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教师专业面已涵盖空管、机务、管理、外语等学科专业,为从事高水平的民航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学科梯队的保障。

  2.董事会成员单位共同建设民航专业重点实验室,为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实践基地。民航企事业单位以其远见卓识,实质性地支持我校民航学院学科专业建设,7年来,连续提供董事会基金和捐助航材等,扶植民航类学科专业建设。据统计,董事成员单位投入实验室建设费800万元人民币,并赠送价值1500余万元人民币的航材资料,有力地促进了校民航学院实验室建设,学院相继建成了10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使得学校民航学院实验条件处在全国民航教育系统先进行列,基本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的要求。

  3.校企合作,努力以科学研究促进高水平的学科建设。

  七年来,学校民航科学研究工作在民航企事业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已成为民航系统主要科研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学校仅民航学院的教师,先后承担民航重要课题25项,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获部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民航发动机磨损状态监测诊断系统、空管综合模拟系统等十数项科研成果已应用在民航企事业单位生产与管理中,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办学格局与办学层次,是教育水平、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坚持“两个依托”,有效地促进了民航类学科专业建设。1994年以来,学校相继创办与设置了7个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获准设立了3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使南航民航学院成为我国民航教育第一个取得硕士、唯一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标志着民航教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我国民航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民航各层次人才培养的办学格局,大大提高了我国民航教育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

  二、校企互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及时为我国民航企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急需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要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校企互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此,南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宗旨,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满足我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学校同民航企事业单位共同探讨并决定,在创办民航学院的第一年开始,推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民航企事业的需求,从学校相关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集中学习一年进行民航专业强化培养,保证了我校学院创办的第二年便开始向民航企事业单位输送毕业生。如今,“3+1”模式由校内扩大到校外,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培养急需人才,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选拔优秀学生组班,进入民航学院以“3+1”模式培养,优化了生源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生源质量,进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另外,学校还面向企业,企业支持学校,在民航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中,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民航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践,形成了学校积极面向企业、企业热情支持学校培养人才的双向互动良性循环。民航企业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为企业自身建设,投入人力物力,积极主动承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的任务。在民航精心安排、悉心指导下,学生在实际岗位操作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校现已在东方航空公司、虹桥国际机场等6个民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教学实践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三、构建校企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的董事会管理模式,以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董事会动作机制,为产学研紧密合作提供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教育,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责权相应的基础上。于1994年5月成立的以民航企业为主体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董事会,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7年来,以董事会为桥梁与纽带,校企双方互动,互利互惠,紧密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从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责权关系,为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七年来,校企通过每年召开一次全体董事会成员会议,以及日常沟通与联系等方式,密切学校与民航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校企双方认真执行董事会章程,模范履行职责,享受相应权益。各董事会单位根据《董事会章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董事会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保障、科学研究、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到办学经费投入,进行了实质性地指导、监督,并从办学经费和教学科研设施等方面给予学校办学大力的支持与扶植。

  2.民航企事业实质性支持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提供了有益经验。

  从学校创办民航学院一开始,民航企事业单位就积极支持与扶植学校民航学院建设。据统计,从1994年-2000年的7年期间,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国际航空公司等14家航空公司、首都国际机场等3家国际机场,民航华东等6大地区民航管理局,以及作为董事单位之一的民航总局等25个民航企事业单位直接投资我校民航教育的经费,到款总额达3426万元,捐赠航材价值1500余万元,极大地支持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南航开出“天价”引来“尖子”生
· 南京480名研究生争当中学教师
· 南航大学生愿为祖国去当兵
· 南航: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体系
· 南航:为博士生“开小灶”
· 2003年中国大学排行出炉
· 2002年大学校园六大阅读时尚
· 江西:考生自带档案去上大学
· 重庆大学:自主选拔宁缺毋滥
· 重庆大学坚持标准 中国科大严格选拔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