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前途”和“钱途”哪个更重要?
2002-02-16    

字体大小:

    南宁2月14日电(记者李嘉何丰伦)“这两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主要有2个,个人的发展前途、福利待遇。”在日前举行的广西“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教师蒋霞对记者说。

  调查表明,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干的机会”成为毕业生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薪酬福利”则被排在了第三位。

  “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不少大学生的观念中,现在真正有潜力的产业都是“黑发人”的产业,像证券业、IT业、金融等等,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国际化趋势、培训机会对他们来说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刚刚与一家软件公司签约的曾铮毕业于广西大学自动化专业。他说,“作为新经济的火车头,尽管IT行业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还是非常看好它的发展潜力和勃勃生机——它会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与一家新闻媒体签约的唐志似乎胃口更大一些:“我把成功目标设定在35岁前。这个行业不一定给我带来很多金钱,但它为我提供的成功机会和挑战性都不小。”

  被同伴称为“理想主义者”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研究生史志刚说:“专业决定了我的选择,曾经有过外企向我伸过‘橄榄枝’,但我觉得留在校园里会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

  记者从用人单位了解到,在回答“刚进入企业,您最想成为哪种人员”的答案中,大部分学生期望第一份工作具有技术性强、能够充分发挥智力和优势。柳州一家上市企业的负责人说:“最需要锻炼大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岗位却很少被人提及,这与学生就业后的现实情况很不符合。”

  适宜岗位+突出能力=高收入

  虽然钱不是大学生选择单位的唯一因素,但是收入水平的高低仍然是择业的重要参数。一些大学生眼中的“价值方程式”就是:岗位+能力=高收入。

  湖南大学的小波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们毕业后必须从薪水中拿出一些作为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金,还要赡养父母,而且还希望继续深造,这些都需要较好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找工作当然首先要看单位的效益。”

  毕业于外语系的小葳谈到影响自己就业的决定因素时,显得比较激动:“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双向选择,而选择的内容是什么?我想工资、待遇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市场经济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在于收入的高低。”

  持与小波、小葳同样观点的学生们不占少数,广西民族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韦德宗对此表示忧虑:“如果大学生的就业就盯住“薪水”不放,似乎有些短视。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在30多岁就功成名就,而社会上的观念中,收入的高低就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除此而外,对工作是否有兴趣,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以何种手段获得财富,是不是在考虑之列?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工作的年轻人却最终犯罪的‘26岁现象’,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事部通知:父母失业大学生重点推荐就业
· 中国各高校加快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 劳动保障部门七条措施促大学生就业
·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四大新特点
· “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启动
· 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 四川:大学生基层就业户口可“来去自由”
· 就业服务周开幕 43万职位待毕业生
· 重庆:8.8万大学生"挤"260家单位
· 人事部: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将在全国建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