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今年部分上海高校新增专业 秋季招生
2002-04-16    董川峰

字体大小: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教育部新批准了7所可以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是其中的一所。该校今年新增设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和临床医学(七年制)这3个专业,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学习光通信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有相当比例可以直接升入硕士研究生。

  同济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今年新增加了8个本科专业,包括物流管理、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车辆工程(汽车)、广播电视新闻学(科技新闻方向)、动画和国际政治等,其中物流管理、信息安全、动画等专业在上海高校中尚属首次开设。此外,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济大学设立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新增3个专业,包括艺术设计、油气储运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新增本科专业9个,并于今年秋季正式招收新生。这9个专业是:艺术教育、保险学、通讯工程、应用化学、生态学、广告学、新闻学、社会体育和软件工程(限招本校本科专业一年级在读生)。

  上海师范大学:今年新增7个专业:档案学、舞蹈学、土木工程、教育学、统计学、法学、表演学。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新增专业5个,它们是工商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商务日语、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中外合作)。

■新闻眼

  2002年全国多数重点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增设了一些社会急需的新的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日前向社会公布了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招生人数。

  了解这些变化,将为今年7月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选择高校、填报志愿提供帮助。

下列专业毕业生受欢迎

  ◆流向国家机关的前十名专业为:法学、经济学、侦查学、国际经济法学、英语、会计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临床医学。

  ◆流向高校任教的前十名专业为:英语、体育、教育、临床医学、计算机及其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建筑学、运动训练、法学。

  ◆流向国家科研部门的前十名专业:建筑学、通信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自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自动化。

  ◆流向国有企业的前十名专业:会计学、计算机、通信工程、建筑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流向金融单位的前十名专业: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计算机及应用、投资经济、经济法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保险学、国际贸易学。

  ◆流向三资企业的前十名专业: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通讯工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国际金融、电气工程、市场营销、机械设计与制造。

  ◆出国留学受欢迎的前十名专业: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金融、生物化学、应用物理、国际经济、无线电技术学、信息学、计算机。

今日提醒

  不少考生因为对高校的专业缺乏了解,造成填报志愿失当。

  据了解,尽管在招生前高校也向社会公布招生简章,但由于信息量较小,特别是专业内容介绍不够全面,既影响考生选报专业,又不利于高校选才,使得考生只奔“天南海北”,只认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现象不断升温。

  因此,考生应对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师资情况、主要课程、主要专业实践,甚至收费标准、奖学金和助学金标准、住宿条件以及继续深造方向都有所知晓,而专业的就业率、就业行业和部门等方面也应略知一二,做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专业时心中有底。

2002年4月16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招生计划一半投向理科生
· 上海高校招生“四要、八不准”
· 高校自主招生冲击应试教育
· 少数高校承诺“保险录取线”害人害己
· 内地生可到香港读大学
· 师资强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 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立
· 澳门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将合作办学
· “国际学院”宣传热 专家提醒慎选择
· 北京首次评出113个高校重点学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