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谁在清华读诺贝尔班?
2002-10-17    王立忠、彭霓、佟琳、陈锋、张磊

字体大小:

  据悉,清华大学有两个班的“特种兵”。一个被人们称为“诺贝尔文科班”,另一个被人们称为“诺贝尔理科班”。日前,时讯编辑部接到读者电话,他们希望了解什么样的学生可以上这两个班?这些学生所学的课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做这些学生的老师?学成之后他们有着怎样的未来?时讯记者就这些问题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的这两个“诺贝尔班”实际上一个是中文系的“中西文化综合班”,另一个是物理系的“基础科学班”。据了解,第一届“基础科学班”的学生一共53名,他们在毕业后,有36人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其中14人直接读博士,22人直接读硕士),6人出国,5人延长1年毕业,6人准备毕业分配或者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文系首届“中西文化综合班”的学生目前正在上大学四年级,他们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那些在“诺贝尔班”上课的人

  虞凡今年16岁,她来自江苏,两岁就认识三四千汉字,4岁就能帮助当时上初中的姐姐做数学题,如今她是“基础科学班”中的一员。今年21岁的翟荟是第一届基础科学班的学生,他现在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博士生,目前已有四篇论文在国际和国内的权威专业杂志上发表,并在国内外引起反响。

  据了解,清华“基础科学班”是1998年正式开始招生,主要面对数学系和物理系,生源来自三个渠道,第一,是从全国性的数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金奖和银奖的学生中选拔;其二,从国内的四个“全国理科实验班”中选拔学生;第三是,从当年应届考入清华的新生中择优选取数学和物理的拔尖学生。原清华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熊家炯教授告诉时讯记者:“进入‘基础科学班’的学生都要经过面试,老师要通过逐个的交谈,看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物理和数学人才必须要在这方面更突出,这种选拔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科学班”的教学突出了加强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教育的特点。从大三开始该班就为同学们开设s e mi n a r,这是基础科学班独有的一种专题讨论研究课程,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物理、数学、生物、电子、计算机、经济等)和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和亲身的实践中接触学术前沿,训练科研能力。该班同学的学术论文恰恰可以作为教学成果的见证,第一届“基础科学班”的同学就在各种核心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据介绍,由于“基础科学班”所培养的学生未来以物理、数学为主攻方向,而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又是主要针对基础科学的重大学术突破而颁发的奖项,因而,这个班被称为“诺贝尔班”。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学术委员尚仁成教授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基础科学班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复探索,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因而它的影响就越来越大。”据尚仁成教授介绍,他的办公室经常门庭若市,许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

  在天文馆的五楼记者见到了这个班的第一届毕业生,正在攻读天文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林锦荣同学,他是福建人,留着F4式的发型、藏蓝色T恤衫、牛仔裤球鞋。他笑着问时讯记者:“是不是外界对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固有的陈景润式的模式?”

  他不喜欢有人把自己曾经就读过的“基础科学班”称做“诺贝尔班”,他说:“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也不一定就会得到诺贝尔奖,对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而言,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这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我选择学习物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一种爱好,而不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就好像喜欢踢足球的人就是因为喜欢,但可以得到冠军自然会更好,得不到冠军自己还是要踢球的,因为自己就是喜欢,研究物理也是这样。”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和许多有过大学生活经历的人一样,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他说他爱好足球和棒球,崇拜霍金与纳什。他希望可以改变大家对研究物理的人的固有印象,“我们也同样是活泼、自由的年轻人,同样有思想、有主见,所以不要用压抑、呆板的词汇为我们画像。”

  时讯记者在采访“诺贝尔理科班”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别人把他们看做是“科学怪人”,他们特别喜欢强调自己喜欢物理喜欢数学就像球迷喜欢看球一样自然,许多学生都要多次强调,自己和其他人一样。比如作为杨振宁先生在国内带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翟荟,他在接受时讯记者的采访时就表示:“我们和任何人一样,学习研究学科以外,我们同样会做饭、洗衣服,同样在业余的时间里打球、看电影,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单一的时代,我们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学科也需要外围的学科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来影响它。”

  然而,他们真的和任何人都一样吗?虽然他们也洗衣服做饭,可是普通人在洗衣服做饭之余还能够在物理研究或者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做得如此出色么?不会!不知道为什么,清华的奇才这么喜欢谦虚,也许这是他们的风气吧!

  大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时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清华的老师和学生并不愿意把这两个特殊的班称为“诺贝尔班”。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过于草率,与当初的创办初衷不吻合。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是清华中文系“中西文化综合班”初创时的直接参与者。张岂之先生今年75岁,曾任西北大学校长,现为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告诉记者:开设这个班的目的是重振清华大学的人文精神。据张岂之先生介绍,三年前在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吴敏生教授(现为福州大学校长)等的提议下,由清华大学教务处倡导,清华大学开设了这个“中西文化综合班”。最初的时候,外语系和中文系都来争这个班。张先生记得当时这个班的学生报到是去外语系,后来才转到中文系的。

  张岂之先生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对目前国内的大学缺乏自己的办学理念表示了担忧。他说:“现在的大学根本就没有理念了,有人给中国的大学下了个定义,‘人人都可以上的学,就叫大学’。”据张岂之先生介绍,在古今中外的大学中,其定义是很多的,例如:“大学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是学者们(教师和学生)合作研讨学术的场所”,等等。张岂之先生表示:“中西文化综合班的设立也是在寻找体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的这种大学的理念,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基础科学班’也是如此。”

  据了解,“第五批“基础科学班”的学生都已经入学,他们有三门课程采用英文教学,其中物理这门课程完全采用世界著名大学的全英文教材。”全面负责“基础科学班”的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学术委员尚仁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对于许多人来说,理科天才似乎容易理解。

  但是如何培养文科大师?既然清华大学“中西文化综合班”是作为培养大师的平台,那么它在生源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在专业的划分上又是如何来制定?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对记者说:“进入‘中西文化综合班’的学生,也是通过正常的应届毕业生的考试,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然后进行口试,个人思维能力的考试等等。”

  徐葆耕教授认为,对于文科人才来说,如果专业分得太细,就不利于学生发展。“比如,中文系的学语言就专门学语言,学文学的还要分现、当代文学,这样分了以后,发现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也非常不利于创造。因为一个学术上的创造者,不仅要有他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外围的叫做资源的知识,创造本身往往来源于资源的知识和直接知识的碰撞。大学不应当单纯地成为培养工匠的场所。”徐葆耕教授认为:“像钱钟书,清华外文系毕业,到国外学了很多外国文化,然后反过来研究中国的文化,所以他就会有很多的创见,他能够从另外一个视觉来开掘出很多中国文化中我们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据悉,这个班与中文系其他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师资队伍全部由中国最好的学者、专家组成,所用的教材也是由这些顶尖的教授学者专家们,通过自己长期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来编写的。另外,在课程安排上,完全打破了传统中文系的条条框框,进行了调整。比如一般中文系第一年的课程安排主要是“文学概论”等基础课,而综合班却减少了这方面课程的课时,加大了文学作品方面的教学力度。张岂之先生表示,“这样才会培养出文学方面的人才。”“中西文化综合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外语,徐葆耕教授强调,要弄懂弄通西方文化就必需要有更扎实的外语书写和阅读能力,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外语专业的四级水平,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外语专业八级水平考试。徐葆耕教授认为,“综合班”起码为学生打了三个基础。“一个就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基础;一个是外语的基础;一个是自然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方面的基础。”张岂之先生认为,综合班的教学计划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打通中、外,以面向世界传播(研究)中国文化为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打通本、硕,将研究型讨论型教学贯穿始终,其二,开设较多的课程,让学生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每门课程课内讲授课时减少;搞“反刍”式教学,即在大一阶段就接触中外经典,不怕“夹生”,例如大一就开设了“中国古代诗歌及其英译”、“中国哲学精神”,还增加了“高等数学”等课程,另外,期末考核多数采取论文写作的形式,鼓励独创。“综合班”的指导思想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为将来培养古今融会、中西贯通这样的人才打下一流的基础。张先生认为传统的中文系的教学方式是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的,而“中西文化综合班”应该能够做到。

  谁来给大师上课?

  时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谁给大师上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说:“一开始我们设计了一些叫做成对的课程,比如,‘中国古代诗歌及其英译’、‘英文诗歌及其中译,’起初想起来很好,起码打破了两个语言体系之间的堡垒,开始中诗英译,请的是北大的许渊冲教授,他曾经把《诗经》全部译成了英文,所以他讲的课就很好,学生感觉也非常不错,后来许渊冲教授因为年岁已高、身体承受不了等原因无法继续下一界的教学,所以再找一位这样的教授就很困难,特别是‘中国戏剧及其英译’、‘英国戏剧及其中译’根本就找不到老师,这些课程就落实不了。”

  据悉,目前“中西文化综合班”的部分教学方法正在做第二次修订中。张岂之先生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原来清华中文系大师是很多的,像朱自清、闻一多、李广田等等,历史系也有,这是清华当时的共同特点,中西互动融会。”为什么叫中西互动融会呢?张岂之先生解释说:“中国的学人,必须既对中国文化有所精通,又非常了解西方的文化。像我们国家很多著名的人文学者,基本上都留过学。不把西学和中学融合起来就不能成为大师,特别是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如果对西方的文化不了解恐怕不行,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就更不行。”

  张先生特别提到外国学者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他说:“像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朋友就对我说,你们的留学生和我们没有共同语言,我们都知道的中国文化,他们却不知道。”

  但是如何培养今天的学惯中西的大师呢?谁来做他们的老师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基础学科受追捧 清华新生拼抢诺贝尔班名额
· 清华首次监测学生体质 并提供运动处方
· 清华校长职业培训中心举行开学典礼
· 清华出台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 不是人人都适合读MBA
· 清华:迈向研究型大学
· 创国内最高水准 清华MBA学费8万元
· 清华等6所高校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 辽宁与清华大学签定140项协议合同
· 清华:招聘会国企露头脸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25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