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各地2003届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火爆开场
2002-11-25    

字体大小:

  北京首场双选会:研究院所国企部队最受青睐

  本报记者 刘声

  11月23日上午8时许,北京广播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大四学生邵姬,急匆匆赶到设在首都体育学院的2003届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双选会现场。让她惊讶的是,场外已经有600多人等候买票,队伍绵延了300多米。

  从8时30分招聘会开始到上午11时,始终有大批学生在排队买票。一位售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1个多小时就卖出3000多张门票。

  2003年,我国高校自1999年首批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要毕业,北京历来是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之一。据介绍,2003年北京本地研究生和本专科生毕业人数将达到11.2万人,比今年增加2.3万人,增幅26%。

  本次双选会是北京今年举行的首场大型招聘会,共吸引了200多家单位的6000多个电子信息类职位参会。3000多平方米的招聘会现场,到处人头攒动。

  在此次招聘会上,记者发现,“研究院所、国企、部队”成了香饽饽,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也趋于平和,择业目标定位不是很高。

  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所的展位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9级电子信息专业的张伟告诉记者,选择科研院所,可以直接搞项目研发,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有价值的技术,为今后择业打好基础。

  北京工商大学9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杨鹏则对到北京军区工作情有独钟。他说:“我从小就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军队工作比地方更有保障。”

  在一些国企展台前,记者看到了如“底薪4000元以上(元/月)+期权工资+股票+奖金”等优厚待遇,以及“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家庭财产及人身意外等商业保险,北京以外生源提供宿舍”等福利政策。

  “人太多了,太挤了,连简历都递不进去。”在某大国企的展台前邵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采访中,许多学生表示,选择上述三类单位,主要看重的就是稳定、有保障。

  在这次招聘会上,几家西部企业同样受到求职学生的欢迎。陕西华经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的索经理说:“虽然我们是大西北的企业,但只要待遇好、发展机会多,不怕学生不来。今天上午的招聘结果我们就很满意,许多素质好的北京大学生都愿意到西部发展。”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本科生对自己未来薪资的预期,普遍在1000元至2000元间。北京联合大学99级智能建筑与楼层自动化专业的胡姗姗说:“工资多少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现在最看重的就是能找到锻炼机会,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北京生源并是家中独生女的德颖告诉记者,只要外地有发展机会,并不排除离京的可能,而且外地不仅限于上海、广州、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有合适的机会,也可以去西部发展。

  今年21岁的北京联大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生向雪梅,来参加招聘会却没有带简历,她坦言:对于求职应聘,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今天参加招聘会就是来学习的。了解一下今年的就业形势、看看别人如何应聘求职、如何写简历,这里是最生动的课堂。

  和向雪梅一样,今天参加招聘会的许多学生,都保持着一个很好的心态。胡姗姗说:“今天人很多,职位有限,估计希望不大,但毕竟是第一场招聘会,今后我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应聘。”

  黑龙江:用人单位的门槛又高了

  本报记者 亓树新

  本报哈尔滨11月24日电

  “本科”、“本科以上”、“招募精英”,成为今天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许多大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今年的就业压力。

  虽然主办者事先对前来求职的大学生人数做了充分的估计,也租用了全省最大的展览会馆,但是来自黑龙江省以及吉林、辽宁的大学生还是把8个展厅挤得满满登登,行走都有些困难。

  据估计,今天参会的学生约有5万余人。人满为患的场面折射出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黑龙江省2003年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达到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0%多。

  在今天的供需见面会上,参会的550个用人单位带来了12000个就业岗位。但是大学生们发现,用人单位虽然多,但用人单位的条件也“水涨船高”:有的要求“出身”名校,有的要求是城市户口,一些职位还标明必须是男性,展台前张贴的招聘启事多数是“本科”、“本科以上”……

  招聘会上还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一家社会福利院招聘20名大学生,启事上的学历一栏标明的是“大专”,后来发现前来报名的本科生非常多,就将“专科”改为“本科”。哈尔滨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专科)的刘艳伟递上自己的简历,被委婉地拒绝:“报名的本科生已经有60多人了!”身后的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康复专业(本科)学生赵滨杰,想应聘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位,也被一口回绝:“我们只要医学院康复专业的学生。”

  招聘会上有不少单位明确打出招聘“硕士研究生”、“博士”等招牌。大庆实验中学除了几个人才急需专业要本科生外,其余的均招研究生。“即使是本科生,也必须是重点师范类院校毕业,而且学习成绩排在前列。”副校长刘鹏斌说,作为黑龙江省的首批示范高中,学校的定位是“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因此,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是当务之急。

  引进高层次人才本无可厚非,但为何那么多用人单位、岗位都要求“本科”、“本科以上”?一家事业单位的人事处长说,受编制的限制,好不容易申请下来几个编制,怎么也得选个像样的;也有机关人事干部说,有了编制后,求情照顾进人的特别多,为了把好进人关,把各种社会关系挡在门外,所以订了个“死杠”:本科或本科以上;“最显而易见的是,现在毕业生太多了,什么学历的都有,用人单位自然就提高了门槛”。有人比喻说,这就好像到商店里买东西,由于品种多了,花同样的钱就可以买到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

  黑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张明华说,从今天举行的供需见面会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三大矛盾”仍很突出:一是专业之间的矛盾,外语、中文、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建筑类毕业生仍是供不应求,艺术、体育、医学等专业就业相对困难;二是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名牌大学毕业生更被用人单位看好;三是学历与层次之间的矛盾,本科以上的学生相对容易,而专科生就业非常艰难,黑龙江省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上海研究生招聘会初现就业压力

  本报讯(记者林蔚)“不仅要拼学历,还要拼体力!”11月23日的“2003届华东高校毕业研究生供需洽谈会”上,一名求职学生举着简历努力挤向招聘台时,大声感慨。这场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招聘会,一开场就被“挤爆”了。

  虽然条幅上写着“华东”和“研究生”几个大字,但却有大批中部和东北的研究生、本科生赶到了会场。招聘会刚开始不久,几千册就业供需手册已被抢购一空。因为人数过多,主办方不得不让晚来的学生排起长队,分批入场。

  虽然场内挤得热浪滚滚,场外等得心急如焚,但这场热火朝天的招聘会让场内外所有的应聘学生都感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寒意。据介绍,此次招聘会吸引了近两万名研究生,其中外地高校的占一半以上。

  上海一些高校就业办公室负责人解释说,今年是研究生扩招后的第一年就业,全国毕业研究生人数约在12万左右;此外,最近几年上海经济发展较快,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到上海就业。

  扩招,也使高校在此次招聘会上大唱主角。400多家招聘单位中,来自各地的高校就占了108家。一些外地高校更是求贤若渴,将年薪、安家费等优厚待遇高悬示众。上海交大有关负责人称,“随着高校扩招及民办高校发展,学校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广州将按行业分设多次专场招聘会

  本报讯(记者林炜)每年都被大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的广州跑马场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今年将明显改观。记者从广州市政府了解到,从现在起,该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将改为按行业分设多场,以增加大学生们的求职成功率。

  广州市人事局副局长房玉明认为,一年只举行一次大型的综合招聘会,往往刚开场就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毕业生辛苦,企业的招聘效果也不好,场面看似热闹,效率却不高。

  面对2003年度广东省内外近20万名的毕业生求职大军,采取措施疏通招聘现场和增加应聘渠道,系统分流各个专业的毕业生,提高供需见面的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千军万马”盲目赶场的局面,成了当务之急。

  按照这一思路,从11月23日起至明年2月15日,广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安排了10场大学生求职招聘会。他们希望,通过这一改革,可以使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与企业的招聘职位更加匹配,“命中率”更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东省省长向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 吉林:复合型人才最受青睐 用人者理性对待证书
· 关注青年就业:人才中心无主档案越堆越高
· 北京首次公布引进京外生源院校专业名单
· 心理专家:择业要冷静 珍惜第一份工作
· 2003届大学生择业开始
· 允许大学生跨省跨地区就业
· 高学历崇拜症
· 生于体制外——大学毕业生自主就业调查之一
· 北京将办高校毕业生双选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