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辅导员:别把“贫困生”弄得像林冲刺青
2008-03-13  中国青年报  厚道

字体大小:

  一个西部高校辅导员的来信——

  高校工作别把贫困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

  贫困生,这个高校内普遍存在的群体,已经在助学政策的连续出台和媒介报道的推波助澜中走到了公众舆论的焦点。关于贫困生的关键词不断跳出来:“信誉”、“感恩”、“救助”、“心理健康”等等。不过,我希望通过中国青年报提请大家注意一点,在经济资助的背后,正在逐渐衍生出对于贫困生群体人生价值和社会阶层的评判问题,并且此类评判渐渐淹没了学业资助的良好初衷,将贫困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现实与精神层面的困扰。

  社会越来越多地以“强势”的帮扶者姿态对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声呼喊着的“关爱”,恐怕在这些背负着经济负担的孩子们心里,除了几分温馨,却很有些刺痛。贫困生,就应当活在社会的聚光灯下吗?他们的生活,应该沿着学生应有的校园生活轨道行进,还是已经在社会混杂的主观要求下偏离了?

  和普通同学相比较,贫困生的生活多了这么几项内容:贫困生申请、勤工助学还有还贷。但这几项看似简单的内容,完成起来也着实不轻松,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资助并履行自身义务的这一番过程中,就比别人要多承受着冷暖滋味。

  就拿贫困生资格认证来说,除了填写资料和提供多方面证明外,部分院校还要求贫困生公开陈述家庭情况并进行班级民主投票。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上,贫困生们为了有限的资助名额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声泪俱下地向同龄人诉说生活的艰辛,只为赢得这一场“比谁家更穷、评谁家更惨”的竞争。而贫困生们内心最为隐秘的甚至带着血泪的家庭悲情转手成了其他同学茶余饭后一笑而过的谈资,更有可能这样的隐私和自尊出卖都换不回任何“报偿”。

  于是,涌现出不少由于不愿在民主认定中诉说家事和失去尊严的“骨子硬”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宁可放弃贫困生资助,哪怕到社会上赚取性价比不高的“辛苦钱”,也要在同学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

  没有贫困生愿意穿上印着“勤工助学”标志的外套

  此外,各个高校都会设置不同的勤工助学岗位来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有些院校为了凸显贫困生自食其力的精神,给这些勤工助学的学生配备了工作专用服装,印上了大大的“勤工助学”、“校园保洁”、“贫困生”等字样。他们的本意是树立贫困生积极奋进的榜样,可真到了普通同学的眼中,又成了可以指指点点的内容。

  几乎没有贫困生愿意穿上印有“勤工助学”的外套或马甲,但迫于勤工助学的制度,又必须穿着它在公众场合打扫其他学生丢下的污秽垃圾、收拾餐桌残局。多数贫困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会表现出少言寡语、表情躲闪、有意回避熟悉的同学,工作服也是匆匆换上、速速脱下。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单调、印字的制服在校园的五彩斑斓的时装霓裳中,那么单调和扎眼,流露出的只剩下艰涩和无奈。

  勤工助学岗位,就一定要以“贫困生”的大印刷字写出来吗?这样做,究竟是为了证明助学政策的英明,还是让同学们可以在工作服的标识下指认出身边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呢?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的逃避,仅仅是因为害羞吗?

  对“贫困生”的“特别关注”不要变味为炒作和孤立

  就称谓来说,“贫困生”的叫法也有失偏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殊之处,只是没有经济实力独自承担高等教育费用,迫切需要社会援助。进一步讲,恶劣的经济条件也不能说明出身于该家庭的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更不能据此评估该生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而对“贫困生”群体的“特别关注”,已经变味为炒作和孤立。对这些学生的以偏概全、主观强加的界定,无形中将这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打入“二等公民”的行列。不仅将这些学生家庭经济窘境毫不遮掩地展示于众,还覆盖了他们除经济以外其他方面的表现,使他们还比普通学生承担着更多来自品质、能力、就业和人际交往上的压力,无形中在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道路上,人为设置了心理负担和社交障碍。

  仍栖居象牙塔学习知识的贫困生,和所有的学生一样,也怀有敏感的自尊与强烈的平等观念,仅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就被划为“弱势群体”。在有色眼镜下生活的他们,不轻松且不快乐。教育公平,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都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更应该是一种人性化的情感流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扶只有成为一种默契而深沉的习惯,才能收获来自心灵的崇敬和感激。别再把“贫困生”3个字弄得和林冲刺青似的,涂抹不掉,遮掩不了。

  我们的国家,多些人穷志坚、不卑不亢的青年不更好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吗
· 资助政策送上门 贫困新生入学“三不愁”
· 四川贫困生明年可享4项资助新政
· 中国将建信息系统 对贫困生资助精准度提高
· 高校为何频出“伪贫困生” 评选制度需完善
· 教育部:禁截留挤占挪用高校家庭贫困生资助金
· 贵州发放7亿元生源地贷款 13万贫困生圆大学梦
· 高校规定抽烟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 被指因噎废食
· 全国已有143万贫困生签订助学贷款合同80.7亿元
· 贫困生补助金疑被学校强捐 校方称仅是口头倡议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