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求职时,广大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认识自我、找准定位,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更需要关注人才市场的走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匹配,以更好地实现就业。
成功就业,大学生需要知己知彼
招聘会现场 CFP供图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就业整体形势不断好转,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但当前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就城镇而言,每年要求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的未能就业者有两千多万人,但是,每年社会所能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仅有一千多万个。
据统计,2007年招聘岗位要求为研究生学历的约为6.1%~6.9%,本科学历的不足44%,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以上。在求职人员中,研究生学历的约占5.5%~6.0%,本科学历的占40.4%~40.8%,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3.2%~53.7%左右。可见,高校毕业生正在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
从2007年人才市场用人需求来源单位看,私营和个人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占居着招聘单位的前几位,占所有单位95%以上,其中,仅私营和个体企业就占50%左右。据专家估计,2008年私营和个人企业仍将撑起职场的“半边天”。
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行业需求旺
从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况看,理工类毕业生较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好些。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朱若霞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当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维持相当高的增长趋势。虽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近年来超过了第二产业,但对高层次服务业人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长,加上计算机、通信这样快速增长的第三产业对理工科毕业生的偏好是很明显的,因此,文科毕业生的出路明显受到限制。
据中华英才网调查显示,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行业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热门行业。通信业需求旺,营销人员比重继续上升。专家分析,今后几年通信业人才需求将主要分布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新增电信企业和政府部门,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员比重将有所上升,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这预示着更多非通信专业人才将涌入通信行业。
据预测,未来5年,根据汽车发展水平和需求状况,人才供求矛盾的变化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这意味着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汽车行业人才全面紧缺,研发机械工程师、销售和市场人员的新增工作机会将非常可观。
近年来快速消费品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却不多,导致快速消费品营销人才缺口大。
此外,石油业专业人力资源匮乏。外资石油企业方面,据各类招聘网站上所发布的职位招聘信息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但是,因为目前石油企业人才流动的内外部条件还未成熟,所以外资企业即使能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但要找到满意的研发技术人员仍有一定难度。国有企业方面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极为紧缺,据估计,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不足总人数的1%。
咨询、物流等行业人才成市场新宠却也面临供需矛盾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咨询业前景被普遍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决策者认识到原始的想点子、“拍脑袋”等方式难以解决管理和决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处理。
中国现代咨询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关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企业管理革命的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咨询业在我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咨询业前景被普遍看好的同时,社会对专业咨询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渐攀升,然而,由于对应聘者的要求往往比较高,高端咨询人才目前仍非常紧缺。
同样,随着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中国物流业也发展迅速。据预计,到2010年,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年均2万至3万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目前还无法满足这一巨大需求。
但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不少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正在遭遇着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尴尬。为什么一方面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物流人才,而另一方面,社会上却不乏找不到工作、工资期望值不得不一降再降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呢?
有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由于承接了企业客户转嫁的成本压力,这导致了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处于无序的激烈竞争中,企业利润已经日益微薄,无法提供十分优厚的工资待遇。一方面,物流企业需要真正懂管理、信息技术、业务熟练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缺乏熟练的工作技巧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期望值过高,才出现了供需的矛盾。
高校毕业生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切实提高实践技能
随着就业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学历不能保证一切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中国政法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提醒毕业生,要有“早规划,早准备”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早期主要任务是学习、了解、锻炼,把重心放在对自己的认知、了解和提升自身的素质上,在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碰撞中,不断认识自己,找准定位,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接受心理的或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无疑会让自己的职业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更具可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和潮流。此外,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职前实习,同样有助于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进行合理职业规划,提升社会适应性。
为了让大学生接受在真实企业工作环境中的锻炼,解决学生实践经验、社会认知缺乏的问题,弥补校内实习与模拟项目实训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满足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政府、高校、社会有关方面都在努力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据了解,北京市科委人才交流中心为整合北京市用人单位与院校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建立起北京第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学生校外就业实习平台”,通过共建校外实习平台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院校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技术、技能及经验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与学生的互动平台,为探索人才培养与人才应用之新路作出努力。
北京市科委人才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平台运行半年多来,其作用目前已经显现,通过有效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委托实习的职位进行准确定位,对候选人员进行快捷配置,协助企业培养属于自己的“定向人才”,满足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工作中,帮助大学生把自身的亮点挖掘出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同时,该平台对完善高校大批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该平台实习生北京工业大学在校生芦宇说:“如果我们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可能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就业陷阱,现在很多中介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并没有真心想为大学生介绍好的实习单位,这会使我们浪费时间和金钱。通过平台工作组的帮助,我们避免了和中介周旋,而且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和专业挂钩的大中型公司企业,在这些正规的单位中,我们可以如鱼得水,发挥所长,不仅学会如何很好地和同事建立合作关系,懂得了自己单独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还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
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为职业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职业及生涯状况,仅靠接受一次或几次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随着行业、社会及职场特点的变化,重新学习和重新培训很重要。
高级职业指导师刘艳华认为,无论是什么学历,毕业证书只有出厂日期没有保持期,到了工作岗位,毕业生必须放下架子,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升华成能力。不管多么高学历的人,其综合素质才是立足社会、取得更大发展的根本,大学生需要围绕专业学习,注重自我发展力的培养,通过对各种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提炼、吸收和升华,将各种体验、收获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充分发现、有效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自主、自为、自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生个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