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不足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金融危机之后困难更加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拨款的使用效益是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英国的做法值得关注。
近日,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对该地区130所高校下一学年的拨款方案。受经济影响,2010-2011学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总额为73.56亿英镑,比上一学年减少5.73亿英镑,降幅达到7.23%,这是自1997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出现的最大降幅。按照拨款方案,一半以上高校的拨款遭到削减,若将通货膨胀考虑在内,拨款减少的高校达到99所。其中经费削减幅度最大的是伦敦商学院,减少11.9%,全球排名前50位之内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拨款也被削减了6.3%。
加大选择性和竞争性
虽然英国各大学对拨款减少的抗议吸引了多数媒体的目光,但是这些经费如何分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反映着英国近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和走势。在拨款总额减少的同时,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体现出更强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反映了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科研和教学经费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的主要内容。2010-2011学年,在拨款总额被迫削减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政府大力加强高校科研的承诺,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力保科研经费。科研经常性经费比上一学年增长2%,达到16.03亿英镑,而教学经常性经费则下降了1.2%。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科研拨款与高校科研评估紧密挂钩。2010-2011学年,科研拨款的竞争性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获得了更多的科研经费,而科研水平较差的大学该项拨款被削减。可以看到,在2008年科研评估中排名前8位的高校,其2010-2011学年的科研拨款较上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如牛津大学增长了5.53%,剑桥大学增长了3.32%;相反,排名后10位的高校其科研经费都有所减少,如利物浦霍普大学减少了9.03%,坎布里亚大学减少了8.97%。
科研经费流向高水平大学
这样的科研经费分配格局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期望和要求,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英国的科研创新能力。这得益于一套较成熟的科研拨款方法——公式拨款法。拨款公式包括三个因素:相对科研成本、科研队伍规模和科研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研水平。对高校科研水平的考量则依靠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实施的科研评估。英国自1986年开始进行高校科研评估,为每所大学、每个学科的综合科研水平评定等级。2008年英国开展了最新一轮的科研评估,这次评估将科研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4星级表示研究在创造性、重要性和精确性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则为3星级;达到世界水平为2星级;仅达到国家水平为1星级;若研究质量尚达不到国家水平则没有星级。
对比发现,2010-2011学年的科研拨款方案进一步拉大了不同科研水平等级之间的经费差距。2009-2010学年,4星级的权重为7,3星级的权重为3,2星级的权重为1,1星级及以下的权重为0,科研拨款更多用于资助科研水平高的大学和学科,有利于提高拨款的使用效益。2010-2011学年,其他星级的权重保持不变,而4星级的权重提高至9,反映了政府追求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决心。
教学经费向重点学科倾斜
2010-2011学年,英格兰高校的教学拨款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也增强了选择性。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将所有学科分成了四组:A组包括医药、牙科、临床科学和兽医科学;B组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C组是需要实验室、工作室和野外工作的学科;其他学科皆归为D组。根据2010-2011学年的教学经费分配方案,A组学科权重为4,B组权重为1.7,C组权重为1.3,D组权重为1,在教学拨款总额减少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医学类学科等获得较充足的教学经费。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执行总监阿兰·朗兰兹说,“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政府必须确保一些重要政策的贯彻实施,其中包括支持重点学科发展”。
“强者愈强”引发公平争议
然而,增强拨款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势必引起英国各界对高等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担忧。英国媒体推测,新的拨款方案将令22万年轻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拨款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将使得“弱势”高校面临更加糟糕的经费环境,不利于高等教育公平。也有人尖锐地提出,英国政府以经济衰退为由减少高等教育拨款必将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储备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英国政府思考和提出有效对策。
对于很多高校而言,2010-2011学年拨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纷纷开始想办法降低受影响程度。其应对措施有节流之策,如削减教职工岗位、减少课程数量;也有开源之法,如通过研究项目获取更多资助、大幅增招欧盟以外的留学生——因为他们的学费标准远高于英国本土和欧盟国家学生。当然,高校若能着眼长远,在提高科研水平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从而争取更多的科研拨款,这将是英国政府最乐于看到的。
(作者:刘钧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