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建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动作不断 形似容易神似难
2010-10-11    文汇报

字体大小:

  “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这个看上去十分宏大的命题,成为昨天出席“一流大学系列研讨会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2010”的校长们必须回答的难题。

  从1998年中国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至今,10多年来,推动大学发展的动作始终不断,其中去年中国顶尖大学联合成立C9联盟,希望通过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今年“985计划”三期明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投资大幅度提升等举措,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昨天在复旦大学出席研讨会的,是中国9所最有希望迈进世界一流行列的大学校长。在他们看来,中国大学的不少办学指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所谓“形似容易神似难”,面对“神似”的难题,中国大学迫切需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流大学建设模式。

  一流大学两大难题:师资和学生培养

  “中科大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国家的公派出国计划了。因为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他们觉得出国学习一年很辛苦,还要耽误在国内做的事。要知道,中科大的老师80%年龄在40岁以下,支撑他们今后发展的学术研究动力真是令人担忧。”中科大校长侯建国谈起一流大学建设,十分忧虑。 

  培养杰出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并且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被公认为一流大学的三大特点。但是在人才培养上,校长们对高校的现状并不满意,尤其是对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本和大学的师资发展,校长们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展示了一张网状图表,是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些指标的对比。对比显示,两校只在总的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上因为差距比较远而不可比,其他指标都处于可比状态,有些指标清华大学甚至还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但袁驷教授并不认为这样一张图表就说明清华大学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一流大学形似容易,神似难”。因为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处于百年之交的清华大学,从去年到今年开了整整一年的教育工作研讨会,才形成了最终的成果,那就是——“再次确定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要坚守百年不动摇。”

  除了大学以育人为本的观念,即使是在师资队伍上,绝对差距也是目前所有高校都应该意识到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称,我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最大、最核心的差距,是师资队伍。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结构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美国顶尖大学大都有大规模、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2009年MIT的专职科研人员达到1722人,与专任教师之比是1.1∶1,斯坦福大学的专职科研人员是2624人,与专任教师比是1.34∶1,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校园的创新氛围。而国内的研究型大学现在还纠结于教学型的师资还是研究型的师资,根本无法做到像国外一流高校那样具备丰富的师资队伍。


  相关报道“C9”校长沪上研讨"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  


  相关报道中国内地高校联盟C9:用中国模式建一流大学  


  相关报道高校校长热议大学建设 好大学需吸引力和生产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用大事业磨砺真本领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多所高校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办好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何处着力
· 提高政治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 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
· 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