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大不鼓励招偏才引争议 选才给先行者更多空间
2011-01-27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北大公开回应“不鼓励招偏才怪才”的社会质疑,引发新一轮争议

 

  选才,给先行者更多空间

 

  资料图片

  【事件回放】

  1月23日,北京大学首次回应社会对于该校“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同时,北大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名单开始公示(详见本版1月24日报道《偏才怪才 不应成高招“指挥棒”》)。

  一番对质疑的回应,却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有人赞同北大的表态,认为大学应该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也有人担忧,北大的“不拘一格选人才”会流于形式。

  北大自2009年起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来,这项改革就始终在争议中前行。一所大学的招生改革举措,为何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论?广泛关注的背后,潜藏着何种社会心理?折射出高招改革的哪些难点和痛点?

  【争论】

  大学需要怎样的学生

  一年多来,有关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争议焦点,大部分集中在:推荐学生大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才,较少偏才和怪才。

  北大1月23日作出回应,称对于偏才、怪才很难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而且偏才怪才也不是大学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番回应赢得了部分公众的理解。广西南宁二中科研处副主任傅慧珍表示,北大招收学生,具有示范意义。北大招收全才、通才的选拔标准,能督促家长将孩子培养成为关心国家大事、素质和才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于国家和社会有益。

  支持者大都认可大学招生具有“指挥棒”效应,应该谨慎。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所说,发现个别偏才怪才,不应成为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

  反对之声,同样强烈。有专家和网友表示,北大此番解释,“多少令人对实名推荐制失望”。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代表的一系列自主招生的高考制度改革,本被寄望于有效完善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但是通过两年中学校长推荐的名单和北大招办的此番回应来看,校长实名推荐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些背离初衷。”

  在反对者眼中,偏才怪才也是人才,他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财富。“高校除了通过统一的标准化考试选才,应该有勇气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这些人才一个更好的向上流动途径,那才能更好体现教育为了一切人才的责任。”

  中立派的观点则认为,偏才怪才有潜力,但应该严格把关,这个责任在高校,而非中学。河南省教育科研所副所长高尚刚曾分析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关注度太高,无形中给把关的中学校长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一般会推荐较稳妥的全才学生。“自主招生的评价标准还应该放得更开,不要限制名额,把‘慧眼识珠’的权利交给高校。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

  有中学校长从人才“供给方”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学校长在向高校推荐学生时,也应该先思考“大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以此来调整中学的教学目标,避免千校一面、学生“模式化”。

  【关注】

  变现行制度为活水

  实际上,在一系列热烈争论的背后,是全社会对包括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现状,以及高校人才选拔机制的关注与思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不是北大不想招偏才、怪才,也不是这种做法就会误导中学,而是我国的自主招生安排以及应试教育体系,难有造就个性人才的空间。

  有网友补充道,“不选怪才偏才的北大也许很让人遗憾,但这不是北大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现行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能产生多少偏才怪才,实在不容乐观。

  如何更好地“不拘一格选人才”?此番争论之中,不乏建设性意见。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认为,获得推荐资格的各中学校长,应该根据学生3年或者6年的学习情况,将某一方面有所作为或者表现出发展潜力,又不能被高考分数反映出来的学生推荐上来,以此打破目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平庸状态。而要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搞活,需要中学校长的自我解放,要做到敢于面对质疑,要做到问心无愧,敢于力荐真正具有特殊潜质的孩子,要发挥校长的个人能力和卓识的眼光,从而补充目前高考选拔制度唯分数选拔之缺憾。

  王晋堂同时指出,尽管北大招办的此番回应,指出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但是,并不意味着北大从此将有特殊潜能的学生拒之门外,还是应该从北大到各中学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可能发挥的空间,将现行高考制度变为活水。

  不少人认为,作为高考的补充方式,高校自主招生方式还是要再大胆地改变,不能只看分数或材料,形式应该更丰富,限制也应更少,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科技大赛、作文大赛等形式,选拔创新型人才。

  【改革】

  探索更多元的选才方法

  有人对北大兴师动众作出专门回应的举动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北大应该对质疑持包容态度,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建设性意见,探索更好的将偏才怪才选拔出来的方法。

  也有更多的专家和网友指出,要给以北大为代表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者以宽容的空间,给“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空间,给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以空间。而针对社会质疑,北大也应有更宽容的胸怀和更大气的胸襟。

  陈经纶中学副校长牟成梅认为,社会不要给高招制度改革者和先行者以太大的压力,学生们不一定非要进清华、北大才能成为拔尖人才,有特长的学生放到北大、清华也未必合适。社会也不要给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代表的自主招生制度的探索和改革太大的压力,如今,选拔人才的方式越来越多,培养人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牟成梅的期待是,所有的高校、中学、老师、校长都去探索不同类型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途径多了、道路宽了,给予先行者和改革者的空间自然就大了。

  还有网友指出,作为有着优良传统的北大,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大些更远些。学业优秀的要重点培养,偏才、怪才更需要用心呵护。给偏才怪才机会,不仅不会降低北大的声誉,反而会使北大更受尊敬。

  熊丙奇认为,在健全的自主招生体系中,自主招生是学校的完全自主,不再与集中录取嫁接,各校可根据自己培养人才的特点设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中,人才将无全才、偏才怪才之分,只要契合学校的评价体系,都应是人才。 (记者 赵婀娜 董雅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团队,打造AI时代的软件基座
· 北大副校长张锦:当前基础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和路径
· 樊锦诗捐赠千万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
· 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比赛,北大学生夺冠!
· 北大团队重大发现!癌症治疗新希望
· 北大:正在编制第二期“双一流”建设方案
· 北大开发微肿瘤预测模型:药效准确性逾90%,待大规模验证
· 北京大学举行“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理论研讨会
· 66岁北大教授跨越13小时14000公里的硬核课堂
· 北大和复旦获批重量级科研平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