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成都理工大学教改探索:特长生"挂科"也能毕业
2011-03-23    华西都市报

字体大小:

  我们现行的教育方式有一个缺陷,就是把教学当开中药铺,把知识如同一味一味的药发给学生,没有教他们这些药是怎么来的,如何用,学生死记硬背了很多药却不知如何用。”昨日,在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曹俊兴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着全国教改以后成都理工大学的探索行动。


  推荐专题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学术期刊生存现状调查:期刊发行量大幅下降 

  问诊:不知学科有何用?处方:全国首创“导论课”

  目前,一项名为“专业导论”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它就是针对“中药铺”问题而提出来的改革措施。“我们针对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得到的反馈是:大一以来就开设了数学、物理等课程,我们不知道它对我们的专业有什么用,觉得很枯燥,没有学好;待到大三开始学专业课时才知道这两门对专业课学习很重要,想补都来不及了。”

  针对这种大学生进校后迷茫的状况,理工大将开设一门“专业导论课”。在大一第一学期即由各专业的教授介绍各门

  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各专业领域需要哪些基础知识等。“导论课就是一个高级的专业科普”。据了解,目前该校已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专业进行了试点,效果良好。

  问诊:60分万岁不努力?处方:创新学分也可毕业

  有教师认为,如今的学分制容易把学生“框”起来:一方面,结业看学分,很多人高呼“60分万岁”;一方面,为了学分,有特长的学生可能在不擅长的方面花很多时间。

  理工大学此次教改将通过实行“加权学分制”和“创新学分”解决这些问题。

  “加权学分制”就是假设一门课是4个学分,如果你考60分可以得4个学分,那么你考100分就可能得到6个学分,“用不同权重来激励学生学得更好”。

  “创新学分”是理工大学教改一大亮点。曹处长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在一些方面表现很突出,比如在读期间就申请了发明专利,但英语(论坛)老考不过。按现在的制度,只要挂科,就拿不到毕业证,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很优秀的人才,只是不擅长这门课的学习。“创新学分”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出来的,你可以用创新之长来补某门课程的学习之短。

  问诊:论文抄袭怎么办?处方:老师须检查笔记、实验等

  “论文交上来以前,导师检查出问题,那应该学生负责;交上来以后,检查出问题,就该指导教师负责。”昨日上午,记者去采访时,曹俊兴正在讨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中的抄袭责任认定事宜。

  理工大准备将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实物工作量”审查制度借鉴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中。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后,指导老师首先要检查“实物工作量”。例如文科学生要检查调查问卷、阅读笔记等,地质专业学生要检查野外记录,化学专业学生要检查实验记录,甚至要求复检实验。

  问诊:“思政课”打瞌睡处方:“红色电影周”写影评

  在众多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被集中在进校后的大一、大二学习,理工大学正在计划将这类课程分配到大学四年,既让学生刚进高校不觉课程枯燥“打瞌睡”,又便于考研(论坛) 学生和考公务员学生的学用。

  学校政治学院院长张春和介绍,今年的创新在于加入了实践课程。例如今年启动了“红色电影周”,每位学生看电影后需要写影评、做专题,优秀学生走入学习基地。  记者 肖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英语不合格论文优秀 学校拟破例发毕业证
· 成都理工: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实验室向公众开放
· “本科立校”有捷径吗?
· 网络公开课冲击大学教育 能否撬动高校教改?
·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服务支撑国家战略
· 新时代的国家语言战略需求与高校改革使命
· 科技日报刊文评高校改革破“五唯”:要有勇气和定力
· 中国教育报刊文:高校改革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 浙江出台意见:"一校一策"保障高校改革自主权
· 教育部:努力破解高校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