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推广传统文化沟通东西方 香港中文大学义不容辞
2011-04-27    新华网教育

字体大小:

  2011年4月23日,清华大学举行“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新华网对前来参加峰会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租尧进行专访,以下是采访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香港中国中文大学的校长沈祖尧校长,欢迎您沈校长。首先请您跟网友谈谈您对清华的期待和您对清华校庆的祝贺,好吗?

  沈祖尧 :我带着非常兴奋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我看到了这次清华百年有很多从外地来的超过300位的其他学校的校长,清华百年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其他国家对中国也有非常大的兴趣。刚才我到了机场有很多清华大学的学生来机场迎接我们,我感觉非常亲切。清华大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我肯定清华在未来的百年会有更大的成就。

  香港中文大学融合东西方文化

  主持人:说起香港中文大学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都去投考过,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香港中文大学。

  沈祖尧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批中国人从内地来香港的时候建立的一个大学,可以说是为中国人建立的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有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和同济书院,差不多是从60年前开始的,之后几个书院就联合在一起,我们融合了中与西的文化。

  香港是沟通国际和中国的桥梁,我们带着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把西方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带到中国,也把西方的思想方法和他们做学问的方法带到了中国理念中。所以我们在过去五六十年中和中国内地很多学校有密切的联系。

  推荐阅读俞立中:通过和世界一流大学合作提升教研质量
  推荐阅读厦大校长:大学一定要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
  推荐阅读浙大校长: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师和一流的人才
  推荐阅读哈工大校长:高校应放宽视野不应总盯着排名

  主持人:可见香港中文大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做了很大的贡献,那么在未来有哪些发展重点呢?

  沈祖尧:我们在深圳和深圳政府签了一个意向书,想在深圳办一个分校,其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因为我们现在香港每年只能收不到300个国内的学生,在深圳的话我们就可以培养更多中国优秀的学生,这个是我的想法。

  我们也希望把一些外国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带到中文大学来,因为我们有一些课程是用英语教的,教课的内容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发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关于就业

  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毕业后终身学习

  主持人:沈校长,现在大陆对于大学教育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就业难的问题。不知道在香港的学生目前就业是什么现状呢,他们和内地学生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呢?

  沈祖尧 :香港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不算难,差不多在一年之内90%都能找到工作。但是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工资可能没有2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好,所以他们面临一定的困难,可能就是两个大学生夫妻,毕业以后赚的钱不能买到房子,但是如果他们努力的话,生活还是可以的。

  我们不仅仅培养学生有专业的能力,也希望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地能力,希望学生们不仅仅在大学里面能够学到一些东西,也希望他们毕业之后能够终身学习,希望他们的能力每年不断增强,这样的话他们找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今天是清华的百年校庆,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联想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您又是如何想到发展大学之道的呢?

  沈祖尧:我对于梅贻琦校长说的话呢是80%的同意。我觉得有大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大师给学生引道,他们才知道在哪些领域里面去发展。因为在诺贝尔得奖的教授杨振宁先生是我们和清华共享的一位教授,他每年教的书不多,但是他过来给我们讲几句话就会给我们的同学有很大的启发,所以大师很重要。

  这些教授有一定的名气和成就,可以对学生有一些影响,学校有了大师以后,他们还要愿意与学生去交往。现在有一些教授可能只是在实验室里面做事,就把教学放下了,这样的话学生可能就没有得到大师的栽培。

  我相信研究和教学是并行的,如果他们和学生接触很多,有时候学生来了一个意见也是很有用的,我觉得这是很有用的情况。学生也可以提一些问题给老师思考,特别是在理工科方面,有一些年轻人的想法可能更有创意,我觉得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有大师,也需要有好的学生一起互动,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校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再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港中大以机器人辅助微波消融术治疗肺肿瘤
· 港中大研发人工智能系统 “眼底相”可准确侦测阿兹海默症
· 港中大研发人工智能系统可准确侦测阿兹海默症
· 香港中文大学研新法提升急性白血病存活率
· 香港中文大学5名科学家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香港中文大学牵头发现肝内胆管癌新疗法
· 香港8大学研究项目获批逾3亿元
· 香港顶尖大学,布局上海!
· 港中大教授于君:感谢国家对香港科研人员的认可
· 香港中大团队研发狭窄空间弯曲骨科手术钻微型机器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