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有能力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2011-08-22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大运会每日赛果:13日赛果 14日赛果 15日赛果 16日赛果 17日赛果 18日赛果 19日赛果 20日赛果

  高校究竟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体育人才?在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以优异的成绩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中国大学生的优异战绩也向世人表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在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走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之路是完全能够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

  面对世界大学生体育的现状,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团长杨立国对中国队取得的成绩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大学生业余运动员正逐步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中坚力量,但与很多欧美国家选手相比,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希望通过增加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以及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等形式,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戴着眼镜,摘得世界大运会100米的金牌。这位“眼镜侠”的成功,让首次由教育部组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证明了教体结合的力量。

  北京大学体育部主任郝光安指出,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目前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清华模式。清华大学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是比较典型的教体结合产物。运动员以学业为主,既是竞技场上的佼佼者,也是合格的大学生。二是“三在”模式。运动员在学校学习、训练,在学校里有学籍,受到校园文化熏陶的运动员表现出与专业队的明显不同。三是招收现役和退役专业运动员共建高水平运动队模式。目前国内有160多所高校采用这种模式。四是北体模式。北京体育大学强调专业化,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这几种模式已成为组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主要来源,并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郝光安说。

  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致力于培养有文化的大学生运动员,该校足球队已经在中甲赛场上拼搏了5个年头,并闯下不小的名头。该队主教练金志扬认为,这支队伍一点儿也不比专业队培养的运动员差。大学生球员即使不再踢球了也能找到好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得很好。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实现教体结合是一种大的趋势,而且这方面的进程在北京奥运会明显加快了。他认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很多金牌,但是有很多重点夺金项目在我国中小学中根本不开展,如举重、跳水、射击等,而田径、游泳这些在中小学中具有普及性的项目,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却很不理想。

  “在高校和广大中小学开展高水平竞赛将会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只有教育和体育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共赢。”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认为,如果在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上对高校有更多的倾斜,高校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世界级体育人才来。

  记者 李小伟

  大运会专题: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播报

  大运会专题: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播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第28届世界大运会闭幕 中国代表团名列奖牌榜第三
· 2015光州大运会:体育应从赛场走向公众生活
· 深圳大运会大量采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火热大运会背后大学生体质的“冷思考”
· 大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闭幕
· 大运会女足比赛落下帷幕 江苏队最终捧得冠军
· 第九届大运会9月在天津举行 参会人数超七千
· 第九届全国大运会面向天津市大学生招募志愿者
· 盘点深圳大运会五个"不一样精彩" 规模世上最大
· 大运会中国代表团: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达到新高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