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厦门某大学教授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造假被学校辞退。近日,澳大利亚一家网站爆料称,一些中国留学生高价请枪手代写论文,微博成了学术交易黑池。为何洋学历、洋论文造假愈演愈烈?除了缺乏自律、学术道德沦丧,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期话题对此进行探讨。
【主打观点】
大学人才建设急需能力甄别标准
■潘光
辩证地审视“洋学历”、“洋文凭”造假现象,暴露出的不仅是一些人的思想品行问题,其实是制度上还有缺陷,即在大学建设中,在重视学历甄别、论文统计的同时,缺乏能力甄别的标准与机制。
目前,在许多高校,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就是学历和论文。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归背景,就当不了教授、接不了课题。论文似乎只要通过就是学业有成,至于论文是否具有科研价值,是否具有经得住推敲的独到见解,并不追求。学历和论文造假,行为固然不端,但是没有能力的甄别,以假充真却能换来一时名利,致使一些短视之人投机取巧。
面对新技术、新行业的不断更新,不少高校的新专业只是让转专业的教师按新专业的教材照本宣科,而引进真有能力的人才又受到学历的限制。因此,突破学历门槛,从制度上让有业务水平的人不靠学历造假也能人尽其才,急需研究建立能力甄别的标准和相应的衡量机制。
大学的科学发展,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引进,不能只与学历挂钩,更要与贡献和能力挂钩。只重视学历的挑选而忽视能力的衡量,是大学人才建设的障碍。纵观中外一些大学聘请的教授,有些不仅没有高学历,甚至不是大学毕业的,但是因为对能力的重视,他们虽然不够教授“资格”,却能当很好的大学教授。诸如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当代著名教育家启功,都没有接受过大学的正规教育,但结果却强过了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