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系列报道①
“专科女生是小龙女,本科是黄蓉,研究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这些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段子,无情地将女博士抛入了“被妖魔化”的窘境。女性的学历是否不用太高?女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吗?“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了“传说中”的女博士群体。
【女博士生说】
“第三种人”岂是女博士特产
“你看我像灭绝师太吗?”在南京大学陶园三舍,来自山西的卢小慧带着甜甜的笑反问。“这个称号还算好的,还有人称我们是‘UFO’(丑、胖、老的英文缩写)呢!”
卢小慧是南大历史系博士生,今年即将毕业。去年底刚领结婚证的她有点愤愤然:“我和其他女生没什么两样——也爱看《非诚勿扰》《康熙来了》,时尚离我们并不远。你再到其他宿舍里溜达一圈看看,能找到几个架着啤酒瓶底儿厚的眼镜、呆呆傻傻的‘恐龙’?”
不光有对外型上的冷嘲热讽,在百度上输入“高学历女性”这一关键词,检索出诸如“女人高学历真的是‘杯具’吗”“高学历女性易患强迫症”“高学历女性缘何频频轻生”等五花八门的内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误读。
“现在女博士的头衔完全被异化了。”正在读博一、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的张蓉蓉计划毕业后与男友一起出国攻读博士后,然后回国进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好多高校辅导员都要求硕士了,想留校任教或进科研院所工作,起码得有个博士文凭。‘就业压力大、对专业感兴趣、工作岗位需求’是女生选择读博的三大原因。”
一路爬到文凭金字塔的“塔尖”,会不会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张蓉蓉笑笑说,“好多人不愿意读博,确实太辛苦了。”
记者在南大女博士生宿舍随机调查后意外发现,理工科的女博士几乎都已“名花有主”。对此,她们自豪地说,“读本科时,女生在班上就是稀有动物,所以自然抢手啦!”
“所谓‘第三种人’,应该特指那种与人群格格不入的怪人。男女博士中有之,其他学历层次的人中亦有之,根本不是女博士圈子的‘特产’,只不过这顶‘帽子’不幸被加到了我们头上。”卢小慧总结道。
【女博士说】
事业婚姻状况与高学历没必然联系
南大历史系民国史副教授姜良芹博士毕业已12年,为人妻、为人母的她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中坚力量。“我们读书时,就有对女博士的各种解读了,而今越来越被脸谱化。”姜良芹认为,象牙塔里的博士生们专注于科研,往往圈子较窄。特别是受到女性不需要读太多书的传统思想影响,也让外界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女博士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