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最近流行“洗澡体” 两天获千人点赞
2014-02-10    中新网-金陵晚报

字体大小:

  现象

  “洗澡体”最近在南航大校园流行

  “人生就像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洗一次澡,你可能准备充分,但到了澡堂才发现没带一卡通,人生就是这样,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最重要的那一环节。”冷幽默中带着智慧。

  “可不是吗?夏天的时候去浴室,排了半天的队,回宿舍的途中又是一身臭汗,所以说人生很多事啊都是徒劳无功的。”南航大明故宫校区的学生王瑞草告诉记者。

  “水忽大忽小,计费的时候却是一样的价格,有时洗着洗着发现校园卡里没钱啦,瞎眼了赶紧赶着时间冲一冲,所以说人生没有绝对公平要逼自己一把。”机电学院的李磊说。

  南航大的学生们纷纷在留言里,用幽默的语气说着自己的洗澡尴尬事,再来个看似严肃的总结,一时间,“洗澡体”成了广大同学调侃母校的方式。

  其实很多学校现在条件都改善了,体验公共浴室的情况也日渐少了,也没有那么多机会“感悟人生”。据了解,南航大江宁校区的浴室在去年被拆除了,因为新校区的大多数寝室都带有独立卫生间,没有人愿意去公共澡堂洗澡。

  追踪

  几乎每所学校都出现过“洗澡体”

  记者了解后发现,其实这篇文章早在2011年就有了最初的版本,只是原文没有这么长,每所学校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原文出现后的这几年,被各大高校的学生们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甚至还结合自己的学校做了连载。

  在网络上,记者看到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交大、安徽大学等高校的“油菜花”们(暗指有才华的人)都在澡堂子“思考了一遍人生”:有的隐喻学校澡堂的设施陈旧,有的吐槽收费制度,有的感慨虚度年华……直到最近的南航大版本出现,再一次让南航大的学子们“躁动”起来。

  南京林业大学的“油菜花”们也曾于2012年借用该“洗澡体”成功吐槽了学校“洗澡如打仗”、“洗澡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据南林大的学生反馈:“后来南林大公共澡堂的洗澡条件相应有了改善”。

  解读

  大学生创造力让“洗澡体”流行

  事实上,在大学,“感悟人生”的方式远不止进澡堂子一种。此前就曾有一篇《人生就像在东北师大选课》的文章也在网上热传,大学生以此“吐槽”在东北师大想选择一门中意的选修课居然如此艰难,也因此引发了“选课体”在大学校园中的流行。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认为:“大学生的生活圈相对较小,但创造力却非常强,因此校园中诸如图书馆、食堂等方面的大小现象都能引发他们的感悟。”

  “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大学是人生阶段的特殊时期,此阶段有了很多的知识积累,未涉及太多社会,因此对社会充满了想象和期待,有想象力就会有创造力;第二是这个阶段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可以思考最多的阶段,也会有一些对未来的心理焦虑和迷茫,有焦虑就有发声的需求。因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会源源不断创造对自己、对学校、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段子。”

  “这些段子或幽默、或深沉、或讽刺、或充满正能量……这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胡小武总结道。(记者 陈蕴萱 实习生 郁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说说大学的初心
· 6所高校,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大学”“学院” 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
· 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 又一所“国字头”大学横空出世!将落户哪里?
· 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在京成立
· 万钢委员:中国需要一所核工业大学
· 李志民:大师不是靠学校培养的
· 李志民:大学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 《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