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到学期末,不少高校都会被一批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围,它们以宣讲、试课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推广培训课程。大学4年已经交了两万多元学费,毕业前又花上近万元上校外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是不是意味着大学4年白念了?上大学真的没有意义吗?当下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薛红伟 绘
“象牙塔”不是空中楼阁
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
大学临毕业还要花万元学费参加校外培训才能顺利就业,难道四年大学真的是白读了吗?笔者以为,果真勤学四年,大学自然不会白读。然而,为何大学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沦为“鸡肋”?根子还在大学自身。大学不能自视为“象牙塔”,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关心民生,进而引领大众之精神成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岂可坐视不管?当就业不充分成为常态时,大学至少要改革教材、课程等以降低教育成本。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一味固守传统大学文化,则所谓的大学精神就变得虚无飘渺。
我们不禁要问:四年大学教育“画龙”垂成,为何还要培训机构来“点睛”?校外高价培训凭什么吸引学生?一是使学生由“假会”变为“真会”。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杂而不精又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学以致用的少之又少”,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尽显后手劣势。培训学校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战型、有效性也更强,可以将学员快速提升为“专业”人士。二是优质的培训机构市场嗅觉灵敏,对人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与用工单位联系紧密,反馈及时,应对迅速。大学生上手快,起点高,就业比较有保障。三是学生自身原因。四年学习漫不经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实训”可资应急。四是高校的推波助澜。由于校外培训可以替代实习、降低办学成本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就业率,大学自然愿意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显然,以大学实力叫板培训机构,何异于用牛刀杀鸡?其关键在于大学要降低姿态,向培训机构学习,与社会、生活贴得更近、更紧一点儿。一般来说,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就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应用型人才,自然事倍功半。大学必须转变职能,转变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性。
高等教育既要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满足公民的个人成长需求,因此大学必须多样化,以清晰的定位满足不同需要。陈嘉庚先生要求厦门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此乃今日之所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职能定位。这种类型的大学,数量和规模应当合理控制,不应遍地开花。与之对应的是应用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均应有别于前者。但目前的政策导向、支持体系、大众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和大学文化使两者界限很模糊,妨碍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大学固然要坚守理想,不能简单地充当职业培训所,但大学还需尽力培养自主自立的人。慕课时代,大学何为?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则大学因何立足?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在培训机构的勺子都伸到自己锅里的时候,如果还以象牙塔自恋,宣扬“大学不是保姆”、“研究生开出租车、卖猪肉应以之为正常”的论调,不想学生之所想,则大学的根基何存?大学如不助人“稻粮谋”,不能保障人的生存尊严,其功能就矮化为促进消费和维护稳定,弃之有何可惜? (姚跃林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