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三部门要求省级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
2015-08-13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省级领导干部被要求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

不仅坐“庙堂” 也要进课堂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省级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1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

  不仅坐“庙堂”,也要进课堂,身在“政坛”的领导干部在“讲坛”上将激荡出什么样的火花?

  “高标准”“严要求”

  综合宣讲要点和“本土特色”

  哪些领导干部将走上讲台?《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地市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在其列,重点在省级领导干部。

  走上讲台做“讲师”,要遵循“高标准”。

  领导干部所授课程要严格遵循授课计划,计划的制定要综合三部门每年联合制定的宣讲要点和“本土特色”——包括本地区的发展情况和本地高校学生的需求等。此外,还要明确授课人以及授课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授课前两周,领导干部还要将备课情况、授课讲义等上报省级宣传部门审核备案。

  教育教学方式上对领导干部也有“严要求”,除传统授课形式外,课程还可采用工作现场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新形式、新途径,并注重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挖掘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

  《意见》还指出,领导干部授课后还要重视“回访”,即省级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领导干部上讲台的讲授情况、学生反响等进行跟踪反馈,省级组织、宣传部门也要对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核查。

  讲知识 广交流

  台上台下一片点赞声

  实际上,近些年省部共建大学、共建相关院系或专业的举措,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等部门的牵头下,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领导干部走进课堂,收获了良好的反响和反馈。

  江西南昌大学201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一学生崔珍,对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的一堂“热闹”的当代中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课程记忆犹新。

  “姚部长主动提出增加课堂提问环节,并用具体的事例和生动形象的解释为我们解疑释惑。课上他准备了详实的课件,还告诉我们,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我们国家需要学会讲故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学子的责任很重。他非常亲切,很喜欢我们称呼他为姚老师。”崔珍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春季,人民日报社多位领导干部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课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张楚表示:“这些领导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阅历多、见识广,他们用大量第一手数据和案例为我们讲解,既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又使我们学到鲜活的知识和经验。”

  展优势 促理解

  领导干部登讲台有深意

  领导干部走上讲台背后有何深意?

  一方面,领导干部可以发挥其在政治、阅历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接交流,让青年学生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能够展现领导干部良好形象,拉近青年学生与党和政府的距离,让高校学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姜朝晖发文称,领导干部上讲台值得期待。他认为,省市主要领导干部有着扎实的理论根基和政治素养,实践经验也十分丰富,他们带头给学生作报告或讲形势政策课并形成制度,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探索。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能最大程度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榜样作用和教育资源优势。

  同时,他也提醒,领导干部授课时要谨防高谈阔论流于形式,也不能让讲授沦为政策性的文本宣讲说教,否则就走回了老路子。领导干部和高校师生也要多交流、多研讨,这项举措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严冰 吴丹 赵静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等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 国务院:领导干部不得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 教育部:教育履职情况将与省级政府领导干部考核挂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