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校庆期间,潘际銮院士奖学金设立、张光斗科技教育基金颁奖、校友励学金大会召开……一代代清华校友心系母校,薪火相传,烛照人间。11年来,“清华校友励学金”发放额约占清华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额的三分之一,成为清华大学“新资助体系”的重要支撑。

校友励学金大会现场。
湛天白云下,大礼堂安静矗立。一位老人在草坪另一头的校友纪念墙上颤抖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清华历史系103岁老学长吴瀚。时隔10年,她再次回到清华园,来给母校庆祝106岁生日。还记得当年住几楼?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女生宿舍——静斋,吴瀚举起手指比了一个“三”。

吴瀚学长参加106周年校庆。
毕业八十载,初心今犹在。在清华106的办学历程中,像吴瀚这样的百岁老人还有很多。校庆前夕,11位清华百岁老学长用他们饱经风霜的手写下了对母校最真挚的祝福和感恩,寄托着对母校未来的诚挚祝愿。
清华,让我如何来爱你?我的一生与你须臾不可分离。校庆期间,计算机系、动力系、电机系、水利系的校友们重聚清华园,欢聚毕业60年。工物系、自控系、动农系、工化系、土建系、无线电系、力学系等校友毕业50周年庆祝活动相继举行。校庆首发“毕业50周年纪念章”,面向毕业50年以上的秩年返校校友发放。当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接过烙着时光印记的纪念章时,有的眯起眼对着光仔细端详、细细摩挲,有的则珍重地收进贴身的衣兜,噙着泪水说:“带回家!好好珍藏!”
当天,1973级、1982级、1992级和2003级校友相聚在清华园,分别庆祝毕业40年、毕业30年、毕业20年和毕业10年。老友相见,分外欣喜,当熟悉的故事被钩沉而起,熟悉的面孔在屏幕再次闪现,很多校友的眼里蓄满了泪光。万物速朽,但真情永在。

清华首发“毕业50周年纪念章”。

1982级毕业三十年纪念大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