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的高权后勤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自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后,上海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近年来,上海市高校在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教育系统联办后勤以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与建设方面又有明显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一、全市高校后勤部门基本实现规范分离
由市政府统一部署,市教委牵头组织实施,是上海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经验之一。上海在1999年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改革的载体,并通过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推进,完成了20余所高校后勤部门的分离转制工作。
2000年,上海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目前除了上海公安专科学校、海关专科学校等几所情况较特殊的学校外,全市31所普通高校中的29所已经全部实现转制,进入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初步实现了去年上海在全国会议上提出的在2000年底全部完成转制的改革目标。
分离之后的各高校后勤实体在5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机构重绢。撤消了原总务处建制,学校代表甲方,与分离转制的后勤实体成为甲乙方关系。2.人事改革。按照"老人老办法",赋予全新含义;"新人新办法",全部进中心;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建立了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和市后勤职工培训与交流中心,为人员分流提供后援。3.分配制度改革。多数高校买行了"以岗定员、以责定薪、以绩定奖"的办法,将职工酬旁与企业业绩和风险挂钩,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4.资产使用。各高校对原后勤所使用的房产、设备等资产实行初步的清理、登记,明确了学校所有,然后根据用途分类租赁给后勤实体使用。为师生服务的非经营性顶目所使用的资产一般实行零租赁。5.收费服务。许多高校在改拨款服务为收费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有的学校对后勤服务顶目的费用进行了初步核算后,实行按顶目付责制度;育的学校则开始按具体的服务内容收费。
二、改革基建投资与管理体制
在学生公寓建设方面,上海采用"政府败策支持,各乃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造,银行给予贷款,学生宿费还贷"的投资体制和机制。上海各高校在1998年至1999年共建成33万平方米学生公寓,2000年又建成近40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加上今年的建设计划,预计总数将达100万平方米。从1949年到1998年,完全由国家投资,上海高校共建造了98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现在通过改革,政府只花5%的资金搞"一平七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建造的学生公寓面积就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
2000年8月,上海成立了"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负责全市高校的基建管理工作,开始改变原来高校"一家一户"搞基建,基建管理分散的缺点。中心对承担的基建管理顶目实行"交钥匙"工程。目前该中心承担的工程顶目忌额达18亿人民币,其中松江大学城前期工程就这10多亿元,并于今年8月完成第一期工程,迎接新生入学。
三、利用银行贷款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的改造
为了鼓励高校借助银行贷款改造学校基础设施,上海市教委出台了对学校改造基础实验室给予贴息的政策,并向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贷款4.5亿元。这项工程于1999年启动,今年可以基本完成,政府为此贴息3000万元。按照原来的投资体制,完成全市高校基础实验室的改造需要8-10年,现在改革投资体制,大大加快了改造的速度。
2000年初,上海市教委与工商银行议定了60乙元人民币的受信额度,鼓励高校贷款,加快校园环境建设与改造。市教委在根括项目给予贴息或还本的同时,又拿出3000万元作为校园坏境整治专顶奖励资金。去年暑假,上海各高校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筹资改造和整治校园环境,全市共投资29,449万元,改造了531,255平方米的教室、拆除违窜建筑62,608平方米,建立栅栏式透绿围墙4,043米,高校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四、引进社会企业的资金与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在1999年复旦大学、上海外贸学院等部分高校引进社会企业进权服务之后,去年,上海各高校在引进社会企业进校服务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探索。比如华东师范方学将河西学生食堂重新改造之后,将三楼整个层面承包给社会上的一家著名餐饮公司,该餐饮公司出资400多万元对所经营的层面进行了装修,这家餐饮公司与学校的其他食堂展开了规范竞争。
上海海运学院将学校医院托管给了东方医院,由东方医院负责原来的校医院的管理,承担上海海运学院的师生员工的卫生医疗工作。双方商定,今后三年内以1999年为标准将学校的公费医疗费用锁定为每年406万元,原来的医务人员全部由东方医院托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的医务窒与奉贤县奉城医院也签订了托管协议。这种引进专业部门管理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的做法还包括水电、邮政等,这对提高整个后勤服务的质量的效益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五、初步建立了规范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上海加强高校连锁餐厅、教育超市和配货中心的建设。1999年,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分别以"生乐"和"新世纪"为品牌,在各高校开办了19家学生连锁餐厅,提高了学生餐厅的管理水平,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连锁餐厅已发展到45家。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在各高校开办了连锁经营师生日常用品的教育超市,目前已发展到43家。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公司还建立了10个后勤主副仪器配货中心,实行了后勤大宗物资的团体采购。去年全年,配货中心实现集中配货1.1亿元,平价配置各种主副食品和燃料5.4万吨;公开招标、团体采购床上用品1300万元,规模采购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平均下降8%;两年来,集中购置学生公寓家具5万套。今年的学生公寓家具招标层评会已经于年初举行,各高校通过不记名投票评审从70多家厂商中选出了10家中标单位,为今年的40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提供物美价廉的家具。
六、后勤实体走出校门拓展社会市场
上海各高校在2000年度纷纷招展校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实力。同济大学组建了后勤专业服务公司(中心),开展对外服务,其餐饮服务中心承包了上海昆明大楼二、三餐厅,成为上海高校后勤首家走向社会的餐饮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中心组建了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了上海外贸学院等学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上海戏剧学院的后勤承包了部队医院的职工食堂;上海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将新世纪餐厅开设到瑞金、仁济以及中美儿童等医院。目前教育超市和连锁餐厅也已经拓展到部分医院和中学。这些探索不但分流了高校的后勤富余人员,而且拓展了社会市场,增强了后勤的经济收入和市场竞争能力。
今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上海市又推出新的措施,加大改革力度。市教委首选将进一步做好高校后勤部门的规范分离工作,创造条件,促使以联办等方式转制的后勤部门问并入的方式过渡,使托管、合并的方式更加完善。理顺市高校后勤服务和发展两个中心、学校、后勤实体之间的责权关系。鼓励和支持有基础的学校后勤实体进行工商注册,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允许后勤部门将自有结余资金作为注册资金,并在资本多元化和管理现代化方面有所创新。市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市高校后勤发层中心将通过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下属后勤部门的管理,为各高校后勤部门提供服务,如市场信息、招投标、法律咨询、人员培训、职称和技术等级评定等服务。
上海市还将建立企业化运行的区域性、专业化后勤服务中心,依托部门后勤服务顶目有优势的高校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合作等方式,组建学校的专业后勤服务中心,在区域内打破高校后勤的围墙。编制全市高校后勤服务收费指导性意见,试行后勤服务收费制度。收费标准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照顾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理顺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权责关系,使后勤服务价格更具有竞争性。会年还将试行后勤人事代理制,建立市教育人有交流服务中心的分中心,将转制后勤人员的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交由"分中心"按业的方式代为管理,进入各高校后勤部门的新人一律由"分中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