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统计数字
调查:助学贷款贫困学生最受益
2002-09-10    

字体大小:

  本报与中国社会调查所联合进行教育专题专项调查之——

  96%的公众认为助学贷款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编者按

  教育一直是个被政府、被公众、被媒介持久关注的热门话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从恢复高考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风气再到专门为教师设立教师节,从留学再到归国创业,从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再到课外教育等等,中国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改变。

  为此,在今年第18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同时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本报联合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武汉、广州等城市进行了一项教育专题调查。调查题目主要涉及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界出现的八个方面的崭新话题。它包括我们今天推出的四个话题:助学贷款、课外教育、低龄留学、素质教育;和在下一期中将要推出的另外四个话题:义务教育、师风师德、性教育及学校收费。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项调查旨在反映成就但也涉及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如果将它们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是值得欣喜的。因为如果没有发展,没有政府、公众的负责任的推动,它们也就无法进入到今天,进入到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1999年9月我国发放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初衷是众所周知的:不要让优秀的青年学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被高校拒之门外,避免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发展受到损失。

  而正是从第一笔款项发放以来,助学贷款就一直是最受关注也最为人们看好的消费信贷品种。这种关注和看好源自公众对“天之骄子”们的评价——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属于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期收入相对较好的群体。

  三年以来国家助学贷款是否在忠于职守地行使自己的职责?而作为受益群体的“天之骄子”是否不负众望?此外,公众对由助学贷款而衍生的新现象——贷款经商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本报和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为此做了一次专项调查。

  ■助学贷款 冬天里的一把火

  调查样本中近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助学贷款,逾八成的家长表示子女所在的学校有助学贷款。谈到助学贷款的作用时,96%的人认为贷款为贫困学生缓解了燃眉之急,减轻了生活压力,消除了后顾之忧,使学生在学习上更投入;74%的被访者认为给学校及教育部门解决了难题,注入了更多的教育经费;54%的人认为贷款行为更能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32%的人认为助学贷款为大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成为他们了解经济行为的窗口。

  对于国家的这项政策,87%的被访者表示赞同,认为这说明中国的信贷业逐步向国际化接轨。另外13%的被访者并不表示还要看国家的这项政策如何落实。

  目前全国高校共有142万名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贫困生人数占在校生的15%—20%,有的甚至高达30%,所需助学贷款年需求额为71亿元左右。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6月末,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累计发放51.7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18.6亿元,共有100.5万名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其中34.6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全国累计申请贷款学生人数为112.5万人,银行已审批贷款人数累计3 5.1万人,占总数的31%。

  ■星星之火 尚未燎原

  助学贷款政策深得民心,那么它的实际效应如何,它的实施是否让公众满意呢?

  从全国来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显得不太平衡。我们的这次调查中,有37%的学生曾经申请过贷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贷成。目前,九成以上的大专院校对学生的助学贷款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只好做出限制:在校学生仅能贷一年,这远远解决不了贫困学生的要求。

  在我们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样本中,43%的人认为贷款数目太小,不能满足贫困学生需要;36%的人认为其手续繁琐,缺乏统一的标准;11%的人认为发放贷款的银行有限,内容单一,对学生信任度低;还有10%的人认为,其透明度低,贷款主体缺乏对贷款程序的认识,从而造成实际贷款率低。可见,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助学贷款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工作的规范化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风险不应成为贷款阻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54%的人认为发放贷款无需担保并不是影响助学贷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的信誉度高,还贷能力强,银行的助学贷款风险较小。还有27%的人认为正是因为贷款无需担保,银行除了使用担保,不知如何防范赖账现象的出现,所以对于助学贷款就格外小心、慎重。另外19%的人认为,银行即使有风险,也不应该影响助学贷款的工作,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保障我们的优秀学子不辍学。

  从国外经验看,助学贷款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品种,学生用银行贷款完成学业十分普遍。有些人对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心存疑虑,担心贷款风险。这个问题只有随着公众信用意识的增强和个人信用征询机制的建立才可能得到解决。

  从长远看,帮助大学生就读成才,是在为银行培育未来的优良客户。这种信贷业务有需求、有效益、符合国际惯例,将会激发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茅于轼提出一个建议——把对大学生的贷款延伸到高中学生。茅于轼解释道:对于贷款首先是要还,不还就会破坏信用;但是我们也用不着因为怕还不上而不给他贷款,因为教育贷款一定是会有效益的。

  ■信用体系亟待建立

  说到底,联系学生和银行的纽带就是两个字——信用,信用体系的建设是解决学生贷款难问题的关键,公众一致认为大学生理应成为诚信的表率。

  在我们的调查中,72%的人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是影响助学贷款的最主要原因。对任何业务,银行都要首先懂得如何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即使对信誉度高的大学生也应对少数赖账情况的出现做出及早的预防。就目前的助学贷款情况来看,银行通过学校和学生签署贷款协议,留下联系方式,但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大,会因毕业生去向不明耽误了与银行的及时联系。我们这次调查的学生样本中,96%的人认为大学生需要信用标识证明自己,同时也需要信用机制约束自己。

  对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的信用体系,55%的人认为应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网上公布,对借贷学生是最好的约束;32%的人认为应建立对助学贷款违约行为的约束和制裁机制,尽快制定与大学生信用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17%的人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信贷知识和信用意识的教育,在大学中树立起诚信的新风。

  ■贷款经商——家长、学生观点迥异

  助学贷款本是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福利措施,但是贷款到手后,如何支配贷款?有的学生有了贷款经商的念头,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呢?



  我们的这次调查中,76%的家长对部分学生贷款经商的行为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学生阶段应以学习为主,小范围地接触社会还可以,过多地投入社会实践势必影响学业;如果允许贷款经商就等于变相地鼓励了学生大学阶段创业,对学生成长是弊多利少;而且助学贷款利息低,是国家的福利政策,本来就很有限,更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贷款经商违背了助学的本意。

  另一方面,79%的学生对贷款经商的行为表示理解,认为个别学生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并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去贷款经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种行为本来就是个人的自由,只要有偿还能力符合借贷的条件,就应该准贷,至于贷款的用途该由借贷者支配。

  ■助学贷款期待更多样式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经费的主要来源为父母供给,占76%,接下来依次为民间借款、贷款和勤工减学,比例分别为10%、8%、6%,而有过或曾经有过申请贷款的意向的学生占54%。

  浦发银行有关专家介绍,现在的大学生们表示不愿再完全依靠父母,而更趋向于通过银行支持,自筹资金完成大学学业。现在有不少家境不错的学生也到银行申请贷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助学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个人资料和贷款情况将直接提供给“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使学生在大学开始就可以为信用记录添上一笔,从而培养起信用观念和理财能力,有助于将来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经济社会中去。

  这说明:单一的助学贷款样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多种多样的要求,银行也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要求确立不同的贷款样式,无论是有息贷款还是无息贷款,也无论是有担保贷款还是无担保贷款,都应全面向大学生铺开。

  此外,银行的工作效率、透明度也应提高,争取更高的实际贷款率。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信用理念、诚信价值观以及消费习惯已在无形中发生了转变。积累守信记录,塑造良好信用形象,赢取更多的机会与财富,已成为不少消费者对信用的新概念诠释。大学生既是最易接受新兴理念的人群,也将是未来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消费群体。为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将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搭建一条信息通道,用“信用”这把金钥匙打开助学贷款的大门,更好地为更多的大学生服务。

  ■调查设计:

  李冬民 赵维 李隽琼

  ■调查撰写:

  孙炜 王欣 李隽琼

  ■调查执行: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

  ■执行说明:

  本次调查从7月10日至30日,调查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武汉、广州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505份,废卷37份,有效率为93.2%,样本分布为学生家长占50%,学生占45%,普通公众只占5%,调查方式包括随机街访、电话访问、面访、网上调查。抽样相对误差为8%,样本代表性为75%—80%。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01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
· 经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270家)
· 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名单
· 授予国外学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名单
· 2002年度第一批核准授予国外学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名单
· EMB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名单
·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 2001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情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