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教育
扩招给考研学子带来了什么
2001-11-02    华巨锋

字体大小:

  编者按:也许,考研就像学生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选择问题,但它还代表着许多其他的内涵,比如对价值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而上述种种转变,也从侧面折射出我国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对社会产生的深层影响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不管有人说当前的研究生扩招是"人才的超前消费",还是"人才的浪费",它的社会效果已初见端倪,即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延长了人们受教育的年限,同时加快了教育的产业化趋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有力因素。

  暑假期间,走进大学校园,笔者看到的是低着头,夹着书,行色匆匆的莘莘学子。据笔者了解,今年暑假在本市的各大高校,留校的学生为数众多,他们大部分在为明年一月份的考研做准备。冒着酷暑,准备考研的学生选择了留校,自有他们的打算:一方面他们多数在读考研辅导班,如恩波、昂立等,另一方面他们也图个学习氛围,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同吃同学,互相交流、激励,对他们来说,也是苦中有乐。

  他们都说考研累都说考研苦,考研路上多痛苦。参加考研的大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同样的年轻有活力,只是同龄人的"风花雪月",在他们那里成了踌躇满志的"虎山行",他们不仅要内御压力,外御阻力,还要抵抗方方面面的诱惑力。

  为了解他们的生活,笔者在8月6号暴雨过后,走访了正在交大上考研辅导班的学生。走在交大校园,一群群卷着裤管,拎着书,趟水走进礼堂的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他们好像并没有在意漫进礼堂的大水,倒是利用课前的闲暇,匆匆地翻阅着搁在腿上的辅导书。那种情景,仿佛是到了战天斗地的革命年代。交谈过程中,学生们很自然地谈到了考研过程中的种种"苦哀"。一是要忍受恶劣的环境,考研要经过夏冬两个重要阶段,夏天放暑假,正好是打基础的时候,但今年36度的高温却烤得人头昏脑胀;冬天头脑清醒,正是考研的冲刺阶段,手脚却冻得不灵便。但为了考研,无论天公怎么不作美,都得静下心来读书。所以考研就是"战酷暑、斗严冬",其结果往往是"人竞天择,适者成功"。二是要比体力,考研是场持久战,是"长跑",每天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要学习十几个小时,看似轻松,却对身体、精神损耗很大,特别是视力。所以,没有好的体魄是跑不免考研全程的,更不用说获得研究生入学的"通行证"。三是"钱袋"要经得起考验。比如恩波考研暑期班全国统考课每门为360元,冲刺班一门为180元;华政的专业辅导班需要500多元,复旦的金融辅导班为1200元,这样一算,如果一门课不缺的话,一个考法硕的学生光考研辅导班就至少要花1600元,而一个考复旦金融学的学生要2500多元,再加上暑期的其他生活费用,这对于一个尚未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可是一个不轻的负担。当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不上或选着上,但心里总会觉得比人矮一截。所以,考研真让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叫"经济是基础"。四是要抵挡得住外界的诱惑。考研不仅要比智力、体力,更比毅力,要"耐得住寂寞"。或许别人在球场上"活力四射",但你却除了应付自己本专业没读完的课程外,还得忙里偷闲,闭门苦读;或许别人在忙着兼职补贴生活,但你却只能盘算着怎样"一个钢蹦儿掰成两半花"。诸如此类的"痛苦"还有许多,笔者这里就不作赘述。但有压力总是好的,有压力才有动力,笔者相信这群学子乐观的态度、坚毅的性格里肯定激溅着希望的火花。

  他们都选择了考研既然考研这么累,为什么大家枪着上考研这趟车呢?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且听他们说。

  小A的回答是最简洁的:你去查阅一下历年招生规模就知道了。近几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1995年全国招生人数仅为4.3万,而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提供的最新资料,2001年研究生招生为15.81,比2000年增长32.9%,初步估计,200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如此诱人的数据暗示着考研的好机会,大学生们当然不会锗过。如果说小A只看到现象的话,小B则谈到了考研的实质。他认为考研是个选择过程,社会通过考研选择了人才,学生则通过考研寻找更高的社会定位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现代社会特征就是竞争,而现在的本科学历"折旧率"很高,其竞争力在将来是相对较弱的。在"人才高消费"的推动下,高学历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竞争力。所以只能争取考研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来自上海理工的詹姓同学观点比较鲜明,他认为上海是座学习型城市,它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一个人哪一天开始停止了学习,就将意味着从那一天开始被列入了遭淘汰或落伍的行列。他还谈到他有一位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虽然能力不错,但学历不足,因此只能用全部的业余时间去函授大专、本科,花了几年时间,读了几十门课程,至今仍未学咸。鉴于此,詹姓同学认为"长痛不如短痛",索性趁热打铁多读一点。

  在笔者了解的学生中,还有一些较实在,也较有代表性的见解。如一些在职考生不满足于现状,但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便有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想。另有一些应届毕业生是迫于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状,把目光瞄准了就业率较高的研究生(2000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还有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在赶不上"免费读研"末班车的情况下,也还是想赶一赶"计划内招生"的车。明年教育部在全国一些城市实施研究生收费制度试点改革,但大部分高校还有着计划内招生的"自留地"。因此,这批优秀大学生想抓住这次政策机遇,加紧考研。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因为有浓厚的"校园情结",不愿过早地离开"象牙塔",想通过考研多过几年校园生活。

  考研侧记随着近几年我国在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社会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生培养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据笔者多方面观察和了解,今年我国在研究生招生和考生结构、观念中呈现出几大特点。

  大学生考研的心态比以往更平衡、成熟。学生从以往"自古华山一条路",但这条路非走不可,逐渐向"争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因素。首先,社会教育体系的渐趋完备,为这种转变提供了背景。随着社会办学机构的增多,学生已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去考研,工作后完全可以找到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其次,学生的自立观念增强,他们中许多人不太愿意过多依赖家庭,再加上近年来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取消了自费生,读研的成本相对提高,所以他们愿意先工作,然后再返回校园来个"二次革命"。最后,参加考研的学生对是否能考取研究生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有所下降(当然不排除还有很多学生对考研的结果很执着)。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轻装上阵或许更能出好成绩。还有部分同学则更希望通过考研的经历,使自己在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力上得到一次锻炼。

  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但考生间互相竞争的激烈程度却没有减弱。虽然,近3年平均每年都以上万的增长规模扩大招生,虽然2001年研究生录取比例为1:2.89,但另一组数据是,1994年全国有11.2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1995年、1996年报考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0%、32%,到200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46万,据估计,2002年将突破50万大关,再创新高。所以,有关教育人士指出,新一轮的考研热还将持续,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往年。

  全国研究生招生科目结构和报考学生的结构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随着我国教育学科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改革深化的需要,我国出现一批新兴学科,体现在研究生招生科目上的是一些新设硕、博点和研究方向,例如MBA、MPA和电子商务等都是近几年才热起来的。而在报考的学生中,平时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在增加,这改变了以往"考研是优等生之间的竞争"的格局。他们中有些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要比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竞争的潜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解读跨专业考研
· 要考研单位不盖章 受教育权该谁做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