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到场求职的硕士生远多于博士生,但他们发现很多单位只招博士生,不少硕士毕业生坦言,自己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声音
读了三年书,不想把自己贱卖了
重庆大学的孙同学昨天一共投出了3份简历,但是对招聘单位不太满意,主要是薪水不理想。
“6000元是个底线了,读了三年书,不想把自己贱卖了。用人单位现在开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差距不算大,多集中在1000至1500元。难道我非要去读个博士生才行?”
招聘方:研究生发展空间更大
28日,一家制造类企业的招聘代表说,他们其实不太想招研究生。“研究生学得专,理论上要扎实些,但动起手来未必比得上本科生。而且要价普遍要高些,不合算。”
另一家医药企业的招聘代表说,他们每年都有只招研究生的岗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我们这儿的岗位性质不一样,起点薪水差距大概在1500元,但研究生发展的空间要大一些。”
小马是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生,一直以来,他重点关注的都是国企和高校。“不想去民营企业,有的虽然收入高,但不稳定。”
现场不少女生说,她们最想去高校当辅导员。“现在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最低门槛就是硕士生研究生,虽然放弃专业有点可惜,但是高校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
招聘方:眼界放宽也有好待遇
“所谓的优质岗位招的人就那么多,最终能选上的也是少数。”一些民营企业的招聘经理们表示,其实他们对优秀的研究生也挺重视,提供的待遇也不差。
一家设计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重庆本地的同学特别希望留在本地工作。就目前来说,其实外地的工作环境还是收入,都是蛮不错的,好多学生对企业缺乏了解,在寻找工作中有些误区,不太看重今后的发展,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