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2011深圳大运会 > 赛事播报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五个“不一样”
2011-08-1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秉持回归体育、回归仪式的理念,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不一样的精彩’。”大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姜浩杨昨天晚上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彩排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透露了12日晚上8时隆重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的五大看点。

  理念:大运会开幕式一改过去那种气势恢宏的“文艺盛典”,而以全新的方式为观众奉上一场“体育盛宴”。深圳要让大运会回归体育、回归仪式,就是要让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和运动员处于开闭幕式的主体位置,让文艺表演退居次要的和配角的位置,所以我们的大运会开闭幕式不再追求宏大的场面、精湛的表演和耀眼的明星,而是要用文艺表演来丰富和辅助体育仪式的各个环节。

  主角:与以往开幕式以专业演员为主体的规律不同,此次开幕式表演者中90%都是大学生。虽然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们表演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他们那一张张青春、阳光、年轻、热情和真诚的笑脸,足以感染观众。这些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国高校,还有一支舞蹈队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主题歌也将由中国、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大学生一起演唱。大运会是世界大学生交流的盛会,大学生运动员是竞赛者,也是开幕式的参与者和享受者。这是大学生的节日,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为了突出大学生的主角地位,观众在开幕式一开始,就将看到来自15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列队踏上“世界之门”,沿着“青春大道”走进大运会的舞台中央,一万多名活力四射的大学生运动员和大学生演员在激情互动中,为世界奉献出真正“不一样的精彩”。

  场地:独特的“世界之门”设计让开幕式舞台有了革命性突破。深圳湾体育中心三面为看台,东面是高26米、跨度110米的“世界之门”,看台上的观众可以透过这个开放式的大门眺望大海,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深圳湾的城市夜景和碧波荡漾的南中国海以及不远处的香港灯火。“世界之门”把开幕式的内外空间有机地、极富寓意地联系起来,充分展现深港交融的特色,展现深圳作为海滨城市的美丽和活力,放大了开幕式的背景和效果。可以开合的“世界之门”还是一面庞大的LED幕墙,在开幕式上打出算盘、书山、烟花、流星雨等各种影像。“世界之门”上面还设计了365个空格,演员可以在里面表演。

  服装:152件引导员服装款式不同、风格各异,设计感浓郁。这是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将海报上的一些图案印制到面料上,再经过裁剪而成的款式、风格各不相同的服装,这些服装造型夸张、时尚、充满动感,红色系列的热情、蓝色系列的优雅、绿色系列的清新、黄色系列的奔放等,既展示了年轻人的个性和青春活力,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创意和创作能力。

  火炬塔:矗立在“世界之门”外的火炬塔高26米,外观上就像一本本书籍堆叠起来的书山,每本“书”上都刻有历届大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1977索非亚”、“1985神户”……直到“2011深圳”,整个火炬塔就是历时半个世纪的大运会记忆。从场内“奖牌”上延伸出的两条“绶带”,将舞台与火炬塔连接在一起。与以往一些火炬塔在运动会结束后拆除不同,深圳大运会火炬塔将继续保留,成为矗立在深圳湾畔的永久性地标。

  (记者 杨连成、易运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清华大学学生在深圳大运会上夺得6金3银
· 中国女孩郭耘菲胜土耳其选手 摘跆拳道金牌
· 大运22日看点:三大球男子决赛 女子水球中美争冠
· 大运21日综述:中国军团创金牌新高 女足重登霸主
· 中国队夺男子4x100米接力赛银牌
· 90后小将爆冷夺银 中国男子中长跑获突破
· 大运21日综述:女足摘金女排惨负 中国61金创纪录
· [跳水]中国选手吴军10米台逆转夺冠
· 跆拳道决出4金 中国队四取一
· 大运会22日看点:三大球最后决战 金牌榜日韩争三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