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慕课MOOCs风暴
观察: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4-01-13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大学既是知识的殿堂,又是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不少高校的梦想,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本期“观察”要探讨的正是这一话题。

  ——编者

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3年秋季,在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著名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的edX网站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课程已经向全球网民开课。图为edX网站首页。资料来源:QS官方网站制图:宋嵩

  零距离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广受关注且发人深思的问题。

  看一所大学是否一流,不能只看这所大学在大学排名榜中的名次,而是应该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

  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应该是理性的、包容的、学术的、个性化的,以培养人为目的并且能够跨越时空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这里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大学的制度、规则、运行机制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等,也包括大学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创造和代代传承所形成的传统和习惯等。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师生的灵魂才能受到洗礼,思想才能得到升华,良知才能得到保护,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正气才能得到培育。比如,在希特勒那样高压的年代,德国海德堡大学还能坚定地竖起反战的旗帜,这不得不归功于其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一流的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的重要标志。大学是思想的策源地、知识的殿堂,应该是一流人才荟萃之地。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有诸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类人才,这不仅是指大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指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代代学生。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通常是国际上各种专业组织的成员、组织者和领导者;另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通常可以不用通过再深造就能在世界范围竞争获得理想的工作职位。这既考验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知名度,更考验一所大学的多元文化张力和对世界的理解力。

  一流的成果,既包括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一流成果,又包括能够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等一流成果,还包括各种哲学社会科学、艺术作品等一流成果。像“牛顿定律”、“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这些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丰富人类知识宝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例证。一所大学只有产生一流成果,才能熠熠生辉,被载入史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们的一流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我国大学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在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如何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一是推进我国大学的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的规章制度有很多,从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到大学自己制定的章程,林林总总。但是,许多大学缺乏对这些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规章制度不符合大学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一些大学缺乏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健全完善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的大学制度,实现大学发展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像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好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的职权。

  二是培育我国大学的文化和精神。近年来,我们对大学的创新精神强调得比较多,事实上,创新精神只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当以学术自由、理性批判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形成以后,大学的创新精神将会自然显现。因此,当前要重点培育我国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形成呵护、培育、激发大学自由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的制度文化,彰显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魅力。为此,既要鼓励教师的科研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又要尊重学术自由和个人兴趣偏好;既要注重提高教师收入,又要为教师创造学术自由、民主治校、激情燃烧的工作环境和平台,更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追求真理、勇于批判、向善求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是加快大学综合改革。大学综合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让广大师生都受益,促进大学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应推进包括进人制度、评价制度、分配制度等在内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学科教授委员会为主的学校运行机制改革,面向国家需求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科研体制改革,以教授上讲台为主要内容的本科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

  四是进一步改进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方式。现在,许多人认为我国在建设一流大学方面投入太多,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除了资金投入外,国家还需在政策方面为大学松绑。我国大学现在基本上还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投入和收费是计划性的,但所有支出都是市场化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南大学校长 张尧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用大事业磨砺真本领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多所高校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办好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何处着力
· 提高政治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 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
· 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