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慕课MOOCs风暴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来袭”
2014-01-15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当“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在全球发展风头正劲之时,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学府也在尝试一种更为精致的课程类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什么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它有哪些优势,“慕课”又会何去何从?为此,本版组织稿件带领读者一探究竟。——编者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学府正在尝试一种相对“慕课”更为精致的课程类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其中,“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仍然像“慕课”一样属于免费在线课程,全球学习者都可以申请。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申请过程因课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版权法”课程要求申请者提交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并就申请原因和自己的课程规划提交一篇小论文。肯尼迪政治学院“美国国家安全”课程则要求学生提交有关美国政府应对叙利亚冲突话题的书面作业以及他们的学术证明。未申请成功的学习者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注册学习在线课程。他们能够观看课程视频,学习指定的课程材料,做作业,参加在线讨论等。但是,他们不能接受教学团队的指导与互动,且在课程结束时不会被授予任何证书。

  哈佛大学“版权法”课程等“小试牛刀”

  哈佛大学在“在线教育平台”(edX,美国三大主流“慕课”平台之一)上设有哈佛在线课堂,它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生规模限制在500人,并对他们的课程活动做出明确规定。例如,2013年1月开设的“版权法”课程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保证8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必须参与每周80分钟的在线研讨。课程结束后,他们像传统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一样要参加3小时的考试,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和一份书面评价。这门课程模仿传统的哈佛法学课堂,将学生分成25人左右的小组,由助教安排时间,组织各组成员之间的讨论。

  “美国国家安全”课程则要求学生课外观看视频,一周阅读约75页的文献,如期完成作业,参加由哈佛大学助教组织的各个主题的讨论,并参加在线学生的讨论以及哈佛大学校园学生的讨论。课程结束时,达到课程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哈佛在线课程(HarvardX)证书。

  除了专门为在线学生设置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哈佛大学还将“慕课”讲座视频及其在线评价功能引入大学实体课堂,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例如,“美国国家安全”课程同时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形式提供给哈佛大学校园内学生。其基本流程是:课前,教师把“慕课”视频材料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了解学生已经吸收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没有被吸收;课堂内,教师组织学生就疑难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其他任务,深化或拓展知识的学习。总体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2013年秋,哈佛大学为设计学院研究生开设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版的“建筑学假想”课程,并有望向更多人开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让城乡同频,打造独具特色同心圆
· 辽宁:高校开展在线课程3.65万门
· 汕大“云课堂”:形变意未变,在线课程“见”
· 2018年在线课程平台发展 面临资本市场挑战
· 我国已有400多万大学生共享名校课程拿学分
· "工程硕士混合式教学项目"首批在线课程将发布
· 在线课程遭遇高校学生付费刷课:花钱买高分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 在线课程“慕课”来袭 专家称中国大学应主动参与
· 上海交大成为第一所加盟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内地高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