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文史哲大师
清华国学研究院何以人才辈出
2011-04-08    吕文浩

字体大小:

  讨论老清华的人文学术史的人一般都是从清华国学研究院谈起的。 这当然是很对的。在1925年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前,清华的人文学术研 究大体是零星的、浅陋的,在学术界不占什么重要位置。国学研究院 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才第一次真正地给清华带来学术上的声誉,树立了清华作为学术重镇之一的地位。

  每每想起国学研究院,我心里总是充满了一种复杂的感情:和大 多数人一样,我羡慕那时师生热心向学的氛围,高度评价他们的研究 工作;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国学研究院的“好景不常”的缘故,我 常常惋惜其未能“尽善尽美”。研究院一直是在校内的重重矛盾下发 展的,最初的主持人吴宓先生因不能实现其设想而引退,后来研究院 的规模大体上是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1927年以后王国维自沉、梁启 超因多病不能常川住院继而辞职,研究院失去两大“台柱”,盛况大 不如前。想起梁启超在一次茶话会上说“我院如继续努力,必成国学 重镇无疑”,言犹在耳,国学研究院没过几年就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怎能不令人叹惋!

  人生活在一个布满着种种现实利益冲突的世界上,不可能事事 “尽如人意”。以这种眼光来看,过分地停留在惋惜上似乎也不必要。 清华国学研究院虽若昙花一现,但确有足观者在。它只存在了4年( 1925-1929),培养了4届学生,总数70余人,而成材率颇高,其中尤 以高亨、徐中舒、吴其昌、刘盼遂、王力、姜亮夫、陆侃如、戴家祥、 卫聚贤、谢国桢、杨鸿烈、陈守实、刘节、蒋天枢等成就突出。记得 在1995年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人呼吁总 结清华国学研究院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经验,颇有反响。当此母校90周年大庆之际,笔者应约执笔撰写此文,以国学研究院为例略述老清华人才培养经验之一斑,想必也是读者诸君所乐于一读的。

  国学研究院人才辈出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本身素质好。“玉不琢, 不成器”,但前提是你琢的是一块玉,而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如果琢的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任你如何用心雕琢,也成不了一块器。维持 教育品质的第一个因素是提高生源质量。国学研究院的学生中以服务 教育界及学有根底者居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尚不足一半,不少人在入学前已有著作问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青年学者,所以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加以名师点拨,很快便脱颖而出。国学研究院的学制只有1年,但如题目较难,可以申请延续1年或2年。实际的情况是有近一半的人延长了学习期限,多数是延长1年,也有极少数延长两年的。读过研究 生的人都明白,我们现在上3年研究生时常还觉得时间很紧,1年学制 是很短的,根本不容许你在这一年时间内打基础。国学研究院要求学 生入学两星期内确定论文题目,以自己研究为主,有问题可以向导师 请教。研究院给学生安排的是必修4门普通演讲课,定期和导师见面,向导师请益。

  研究院起初打算不办学术刊物,理由是:(1)杂志按期出版,内 容材料难得精粹,若以照片祝词等充塞敷衍,于本院名声有损无益; (2)学生研究期限,暂定1年,研究时间已苦无多,若再分心于杂志 之著述及编辑,必荒学业;(3)佳作可刊于丛书,短篇可刊于周刊及 学报中分别刊登,而编印丛书,由教授指导学生为之。也许是由于不 少学生有意于延长学习期限,他们主办了《实学》月刊,不少学生还 参加了北京述学社《国学月报》杂志的编辑和撰述工作,在研究院创 办的《国学论丛》季刊上,学生们也屡有著述发表。这些丰厚的学术 成果充分说明,研究院学生的学术根底与研究能力非同一般。

  清华国学研究院人才辈出的第二个原因是校方眼光很高,慧眼识 英才,物色到一批货真价实的大师或一线学人,为清华人文学科开了一个好头。研究院章程中对教授(即导师)和讲师的要求是:

  (一)本院聘宏博精深,学有专长之学者数人,为专任教授。常 川住院,任教授及指导之事。

  (二)对于某种学科素有研究之学者得由本院随时聘为特别讲师。

  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王国维、梁启超成绩卓著当时已 经广为人知,陈寅恪和赵元任则属于潜在的大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 主要著作还没有产生,也被校方延揽到校。他们4位都站在当时学术的 最前沿,是真正的一线学人。而只有在学术的最前沿打过胜仗的才配 得上称大师。任研究院讲师的先后有李济、马衡、林宰平,也都是一 时的绩学之士。王国维辞世、梁启超去职以后,陈寅恪建议校方聘请 的导师是章太炎、罗振玉,也都是当时的大师级人物,可惜他们没有 应聘。

  研究院的几位教授和讲师在普通演讲里讲授的都是当时最前沿的 学问,如王国维的“古史新证”、梁启超的学术文化史、陈寅恪以比 较语言学来证史、赵元任的描写语言学都是非常崭新而且精深的。客 观地说,研究院的学生虽然根底深厚,但他们以前的知识结构与导师 们的学问要想顺利衔接起来也绝非易事,尤其是陈寅恪与赵元任的学 问属于新的领域,常使学生们感到听讲十分费力。姜亮夫在回忆里说, 听陈寅恪的课很吃力,非常苦恼,认真记笔记,课后和同学对笔记, 再加上看书,大约能懂1/3左右。在钻研过程中感到在方法上很有收 获。他坦言,他自己是以旧的为基础,对新的略有所知的“半掉子”。 姜亮夫的情况可能很有代表性。所以,学生们以王国维和梁启超为导 师的居多。研究院的学生中学术境界达到或超过导师的大概还没有, 这不能不说是必然的。但是,从游于大师或一线学者门下,即便不能 得心应手地运用其所指示的路径,至少打开了视野,能明了自己所处 的位置,在题目的选择和方法上得到启迪,也是很值得的。研究院的 制度是分科不分系,以教授个人为主,仿书院制度,期于在教授与学 生的密切接触中使学生掌握治学方法,受导师的人格熏陶,短期内确 有所获。从4年的实践来看,这种办法应该说是成功的。

  叶企孙解放后有一次和人说起老清华办学成功的经验,他认为主 要是两点,一是经费充裕,二是慎选师资、宁缺毋滥。绳之以国学研究院的经验,经费充裕是一个前提条件,自不必说,国学研究院最为突出的也许应该是礼聘大师,完全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依照学术研究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办事。这当是老清华办学经验里最为宝贵的成分。

  (中华读书报 2001年4月18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 续写八十年前辉煌历史
· 王国维与清华国学研究院
· "文化移民"王国维 一死从容殉大伦 千秋怅望悲遗志
·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 清华国学院的学术传统 学无中西 崇尚理性
· 陈平原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
· 逢人说项的陈寅恪
·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赵元任
· 短暂而辉煌的国学研究院
· 王国维的“阙疑”精神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