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中“中国式教学”引争议,当事教师谈亲身经历
纪录片只用了冲突最深的片段
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中国教师们抓狂,教师“不许提问”等要求也引发学生抗议……在英国广播公司(BBC)8月播出的3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这些“碰撞”引发了大量关于中英两国教育的讨论。
纪录片讲述了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排名前十的博航特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50名初三学生面对的是两名分别来自中国南京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教师,还有3名曾在中国国内有丰富教学经验、目前定居英国的教师。在最后考核中,“中式学校”学生以全面优势胜出,吸引了两国民众众多关注。
纪录片反映了事实原貌吗?中外教育有哪些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地方?作为其中一名老师,李爱云一直保持沉默,因为她与BBC签署了协议,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接受媒体采访。日前,在协议到期后,她和另一位老师杨军接受了记者采访。
“中国教育方式,我们5个老师不能完全代表”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长、江苏省特级英语教师李爱云,是纪录片中“中式学校”的校长。她得知招募消息后便报了名,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初选之后,又经历了多轮电话面试,BBC还来到南外录制了她上课的情景。最终,她通过筛选。
“南外外语课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师生互动,教授内容融合在情境中,课堂气氛很好。”李爱云告诉记者,这在BBC记者看来却十分震惊,认为与之前他们想象的“满堂灌”不同。不过,这些并没有出现在纪录片中。
“面试时,BBC说‘只要做自己’就好,但拍摄前却希望我们尽量表现传统的一面。”李爱云说,拍摄宣传照时,导演组也引导中国教师显示出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
BBC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表示,“制作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中英教育方式的不同。多年来,东亚国家的学生在诸多核心学科的国际排名中打败英国学生,我们希望了解他们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适用于英国课堂。”
“实际上,中国各地教育水平和方式差异很大。我们5个老师也没有一个是来自所谓的中国传统学校,无法完全代表中国的教育方式。”李爱云说。
“近500小时的素材,最后只用了3个小时,素质教育等内容被剪掉了”
在纪录片第一集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随意说话、折纸飞机、化妆。对此,李爱云认为,学生适应有一定过程,“并不是一直这样乱,后面也有改观。”BBC新闻发言人说,有些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拍摄教学,导致部分教学场景显得非常戏剧化,冲突性很强。
纪录片中有几个细节争议较大。例如,李爱云说“父母都是对的”等,在片中引发了一种中外不同理念的碰撞。李爱云解释说,这句话的实际情境是,在社会课上,她介绍“父母在,不远游”的话题时,讲到中国传统认为“没有不是的父母”,并发起了“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吗”讨论。“这是讨论题而非理念的灌输。”李爱云说。
李爱云回忆,自己在接受BBC采访时,讲到“中式学校”在考核上获得优胜的原因包括学习时间相对较长、家庭作业有针对性、教师备课充足因此上课效率高、经常督促学生并对其进行个别辅导、获得了家长支持等,但播放的片子却只强调了“学习时间长”等“传统”原因。
“将近50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只用了3小时。一些中西方教育方式中共同的交叉点、师生之间每周一节交流课等融洽细节、演讲比赛等素质培养的内容都被剪辑掉了,只保留矛盾冲突最深的片段。”李爱云认为,“如果要剪成另外一个片子,专门讲中英教育的共同点等,内容也是足够的。”
科学课老师杨军在教室布置、学生实验上,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调整办法,但BBC最终没有播出。此外,杨军说,学生专心听课做实验的镜头也没有被保留下来。
纪录片播出以后,李爱云曾向BBC制片人反映剪辑比较片面的问题,但对方没有正面回复,称“这样做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引发思考。”而对于观众质疑,该片执行制片人、BBC电视时事部创意总监巴格诺尔曾回应称:“这部纪录片全部是真实的记录和呈现。”并表示,该片选择的中式教育,是比较典型和传统的。
“中国教育方式日趋多元,中西应互相学习”
无论如何,从“引发关注和思考”的角度看,此片的确达到了目的。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说:“大部分学生非常享受这次经历并从中学习了很多。中国老师同样如此。”
如今,已回到南京讲台的李爱云,希望把英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到中国课堂上来,比如更加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更有自信、敢于质疑。
纪录片播放期间,有英国媒体批评中国教育如同“考试工厂”。然而,曾在英国私立、公立以及公立重点中学任职的杨军介绍,实际上,英国每个老师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同时,校长每年都会给家长报告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排名。杨军说,“应当辩证地看问题”,英国学生需要通过讨论、调查、加入团队的方式参与教学,中国教育以老师引导为重,“这里一定要有一个平衡。”
教育部国家督学程锦慧介绍,在我国,当前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超级中学”仍有生存土壤,但新课改以来,总体趋势发展较好,特别是农村学校建设很快,学生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知识面也逐渐宽广。目前,多元教育、开放教育的格局已经显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国内大部分学生都需要通过高考录取,教育方式也需和高考接轨,因此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录取制度,应让学生和大学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外交流机会的增加,学生成才的渠道多了,至少在大城市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少见了。”李爱云说。
杨军认为,中国全社会对知识、老师、长者的尊重以及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英国学习。而英国学生知识面广,社会交际能力强。“中英两国应该开展更多的教育交流。”杨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