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中外交流动态
中国迎来最大规模“海归潮”
2017-02-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最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读书的陈菲菲,进入回国倒计时。她于2015年赴美国学习新闻专业,如今打算回国发展。和陈菲菲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毕业之后回国工作。在他们看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吸引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潮。从1986年第一波10万人次的出国留学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中国精英们从走出去到跑回来,见证了发展中的中国过去的努力和现在的辉煌。

  人才回流在加速

  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个人出国留学,迎回1人;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回流占比明显提升,中国正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

  “我身边的多数朋友选择回国工作,我们都觉得中国目前发展潜力大、机会多。”2012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求学的“90后”小伙儿戴稼本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能为祖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很开心、很自豪的事。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1978—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处于学习研究阶段,221.86万人选择学成回国,学成回国学生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2015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40.91万,较2014年增加4.43万,增幅为12.14%。

  “人才磁铁”聚精英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这正是此次最大规模海归回国潮的深刻时代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推出,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政策便利。

  2013年,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欧美同学会理事、《留学生》杂志编委艾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出现持续增长势头;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政策倾斜,国内相对稳定的产业形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都将“海归潮”推升到历史高点。

  国际人才“新一极”

  2013年,袁芳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在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她选择回国。2016年毕业的她,现在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一名老师。袁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毕业之后就是想回国发展,能用自己所学为祖国服务,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海归潮”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大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海归”。科技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大量“海归”人才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2.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吸收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当海归潮来临,你是否还想出国留学?
· 海归潮如何影响准留学心态?就业成关键因素
· 教育部:我国今年将迎来最大海归潮
· 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 高层人才回流率仍低
· 如何做抢手海归?定位四种海归人才!
· 北京:海归引智生态圈驱动科技创新
· 2019年海归人才就业报告,德国留学生非常抢手!
· 海归求职回复率低于国内学生,“洋学历”怎么就成了鸡肋?
· 日媒:年轻海归人才将给中国带来更大惊喜
· 海归人才感受各地政府“争才”信号:抢投资不如抢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