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海外情况 > 教师问题
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与师资培训
2001-08-27    

字体大小:

  一、加拿大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加拿大国土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人口3028.66万人,城市人口占80%左右,目前有中小学15870所,在校生5362799名,中小学教师297085人。80%多的学生在公办学校享受免费教育;10%多的学生在私立教会和贵族学校学习。

  加拿大联邦不设教育部,仅靠教育部长理事会(CMEC)在各省起协调作用。宪法赋予各省具有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权。因此加拿大的教育制度比较复杂,10个省和2个地区制度各不相同。

  加拿大实行十年义务教育(6岁?16岁)。大多数省区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合起来,学制为12年(前10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后2年为高中阶段)。一般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为1-8年,中学阶段为9-12年,中学毕业后可升入社区学院或大学。

  ??安大略省小学8年,中学5年(1998年中学改为4年),然后还需要学习一年大学预科课程(OAC),方可进入大学攻读学位课程(否则只可进入社区学院学习)。

  魁北克省中小学共11年,毕业后需在普通或职业教育学院学习2年,然后方可进入大学学习。加拿大各省中学阶段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课程。中学阶段设置基础、普通和高等三种课程,每门课程课堂教学时数不少于110学时,学生按要求听课,平时完成作业,测验或考试合格,便取得该课程的一个学分。各省不举行中学毕业考试,学生获得30个学分,且其中16个学分为必修课程学分,即可获得毕业文凭。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社区学院和大学两类。不举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各省的中学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高中成绩,向有关大学申请报名,持不含预科课程(OAC)学分的中学毕业文凭者可申请入社区学院就读;持含预科课程(OAC)学分的中学毕业文凭者可申请入大学就读。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录取条件分别择优录取。

  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拿大各省教育部进行了一系列有力度的改革,尤其是近几年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广泛征求纳税人(社区成员、学生家长等)意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切实适合社会、个人需要。各中小学与教育部、社区、学生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学校每一项改革、决策都要征求家长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学生与教师是师生也是伙伴关系。一般小学以游戏、活动为主,中学阶段不仅安排技能课,而且还必须参加40小时以上的社区劳动。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不纯粹是文化知识。  

  二、改革发展中的师范教育

  90年代以来,加拿大基础教育领域管理体制、责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改革,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也相应地加快了改革发展步伐。  

  中小学教师培养

  ??目前,加拿大已经没有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而是由大学里的教育学院承担师资培养工作。中小学教师是由大学教育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在大学学完3年或者4年课程再到教育学院学习一年的教育课程,获得教育学士学位后即可到管理学院申请教师资格,然后到中小学任教。

  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一般都在大学本科以上。为适应中小学教育一系列改革的需要,尤其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魁北克省从1994年开始,就在大学设置4年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前2年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后2年设置教育课程。一般课程设置有4方面的内容:①专业知识基础;②教育理论、方法、实践;③课堂管理能力;④现代职业技术。

  小学教师的培养一般不分科,基本采取包班制,小学开设的所有课程,应该都能教授;中学教师的培养,目前采取双头授课制,要求学生毕业后每个年级的课程都能教且具备教授2门以上课程的能力。加拿大中小学的教学大纲由各省教育部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各中小学根据当地社区需要及学校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而大学教育学院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虽有自主权,但仍然要按照省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方案和课程设置,以满足中小学对师资的需要。目前,加拿大教育学院不仅与教育部而且与中小学都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学院的教师非常熟悉中小学教育、了解中小学的需求。如果教育学院制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能与中小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方案密切联系。  

  中小学师资培训

  加拿大中小学师资培训不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的,而是由以下几种因素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①培训提高与工薪有直接联系,提高学历层次、获得硕士学位,不仅可增加工资而且可获得晋升的机会;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增加、知识更新,教师必须通过培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适应需要; ③根据职业发展的原则,中小学教师按照社区、学校、学生家长的意见,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发展计划中有自我培训提高的内容。中小学家长咨询委员会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对达不到要求者,调销教师资格。

  师资培训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提高学历层次培训。这项工作主要由各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许多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由于提高学历层次后工薪相应增加,所以培训经费一般由教师个人支付。

  ②继续教育的短期培训。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地区教育局组织教师到教育学院为“专业发展”进行培训。

  ③教育学院设立远距离教育办公室或继续教育中心,每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软件培训。加拿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后培训,一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针对性强,大多利用现代远距离教育技术和送教上门的教学手段进行培训教师,解决了工学矛盾,很受中小学教师欢迎。  

  三、中加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1.法律条文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依据。

  加拿大各省教育部、地区教育局下达的有关法律条文、法令、法规等是各级各类学校常规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政府通过立法、拨款对学校施加影响。各省教育部以立法形式颁布的教学大纲,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政府拨款严格按各校学生数,没有任何随意性。如笔者考察的渥太华、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治教,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2.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教师管理学院。

  安大略省为加强教师行业自律,1995年通过启动立法程序,得到政治团体的支持,1997年建立了教师管理学院。学院为非政府资助的行政机构(目前已有17.4万教参加教师协会,学院靠收取会费维持运转),行使政府职能,主要职责:

  ??①组织专家审查评估、批准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②制定教师聘用标准,吸收新成员进入教师队伍。

  ③颁发本省及外省自愿到安大略省任教的教师资格证书。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调查、处理,受理教师投诉。学院有政府任命的成员14人及17名非在编教师。学院的建立不仅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负担,增强了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规范了各省教师队伍管理。  

  3.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省教育部、教育局、学校、社区、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课程,批准教材清单,必须广泛征求社区、团体、学生家长的意见,使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校培养目标切实能为地方经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学校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因为社区成员、家长都是纳税人,学校有必要听取社区成员、家长的意见,加强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校长、教师、学生之间也建立了合作关系,三者之间密切合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各方面需要。

  4.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使用价值。

  在加拿大期间,笔者参观访问了5所中小学、3所教育学院。不论大学还是中小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社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种设备、仪器资料、图书的使用价值。社区的停车场、冰球场、阅览室等公共设施学校都可免费使用,而学校的跑道、球场、图书馆、机房社区也可免费利用。学校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校的一切实验仪器、计算机设备敞开供学生使用。而我国师范学校,中小学最近几年也建立不少语音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但使用率极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5.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校教育目的,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充分发展。

  笔者与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交谈时,感受很深。他们在谈到学校培养目标时,都一致认为,应该提高受教育者均等机会和素质,使之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劳动者。他们认为学生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具有不同特点,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他们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力。平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前几年不少省市热衷于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农村中小学为应付中考、高考,不按教学大纲授课,随意削减音、体、美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迎接21世纪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