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北京市中小学校长新老更替进入高峰
2005-10-18    罗德宏

字体大小:

  进入新学年,不少学生和家长发现,除了校园装饰得焕然一新外,悄悄改变的还有学校来了位新校长。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本市中小学校长新老更替逐步进入高峰,专家预测这一趋势估计还将持续两三年。另外部分区县采取的校长任期制、聘任制以及轮岗制都在促使中小学校的“易帅”。校长新老交替提上日程

  近年来本市中小学校校长逐渐进入新老更替的阶段。今后五年,丰台区预计接近一半的校长达到退休年龄,约有七、八十人。海淀区中小学校长的新老更替时间更为提前,前几年曾达到每年一、二十人退休,现在进入相对的平稳期,每年在10人以内。记者从西城教委了解到,2000年后,该区示范高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四中和八中先后换上年富力强的“新帅”。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北京中小学校长新老更替还会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按照时间推算,目前退下来的老校长多数属于“文革”之前和初期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文革”后考上大学的大龄学生。 由于“文革”的影响,今天在中小学校长培养上还出现“人才断档”的现象。业内专家分析,目前新任命的校长中,属于46至56岁之间的校长比较少。在部分区县,三十来岁当上中小学校长并不鲜见。部分区县尝试校长“轮岗”

  今年,不少住在东城的家长发现,往昔一些熟悉的知名中小学的校长悄悄地变脸:府学小学、灯市口小学、分司厅小学、丁香小学、东四九条小学,以及二中分校、五中分校等校都迎来新的校长。知情人透露,东城校长的“变脸”来自该区今年实行的干部交流制度,“通俗地讲,干部交流和轮岗的意思差不多。”相比往年,今年东城推行的力度比较大,至少20余名校级领导参与本次“交流”。

  东城一位刚刚被调换岗位的校长透露,“轮岗”的做法能避免校长在某所学校待得太久引发的系列问题,但“轮岗”的时间值得探究,时间太久不利于干部培养,太短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整体规划。 东城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校长队伍的管理,便于建立学校现代的管理机制。

  “进入新的环境,对校长和老师的成长都有好处。”一位刚刚入主新校的校长表示,她在新环境的工作原则是“继承、巩固、提高、发展”。部分区教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轮岗”的做法也正在考虑,但几年一轮是关键问题,毕竟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学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一位区教委组织科科长表示,校长轮岗的间隔期至少要十年,但二十年太长。目前一些区县推出的校长任期制也有助于改变过去校长终身制的局面。后备干部力量蓄势待发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老校长“谢幕”高峰,本市多数区县已加大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并通过竞聘上岗、建立人才库、外出招聘、加大培训等手段培养校长队伍的新一轮接班人。

  丰台区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3年开始,丰台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年轻后备干部。2003年实行全系统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当年新提拔的30岁至40岁的副校长便接近30人;2004年丰台建立后备干部的人才库,500多名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入围人才库,随后通过素质测评、笔试面试实行筛选,今年该区通过校长资格班和实务班对60余名准校长进行岗前培训。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还选派一批中小学干部赴美接受教育硕士培训,其中部分年轻干部走上正职岗位,中关村一小的刘畅校长便属于名校里面的“海归”校长。海淀、西城等区还开展系列名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为年轻校长提供可借鉴学习的经验。记者发现,年轻校长培养中也逐渐呈现出名校的辐射效应,海淀区的北理工附中、中关村中学和中关村四小的现任校长都和十一学校存在密切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揭晓
· 北大纪念傅鹰诞辰一百周年
· 北京大学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名校
· 北大光华美国杜克启动特设国际MBA项目
· 中外大学校长勾勒大学发展蓝图
· 北大博士将到皖“献技”“献策”
· 北京林业大学推出环保型阻燃胶
· 白头叶猴最大地理种群数量得以确认
· 北京大学登山队五名学生失踪
· 悲伤笼罩着北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