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我们都想读书”——阿富汗难民营里的孩子们
2001-12-13    

字体大小:

    白沙瓦12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洪)

  “这是白云,这是蓝天,这是教室,下面是学习的学生……”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城白沙瓦城外的塔吉阿巴德阿富汗难民营里,小姑娘玛斯弗亚向记者解释着她画的图画。

  “哪一个是你呢?”记者问她。

  “我?就是那个在上面教书的老师。”玛斯弗亚轻声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12岁的玛斯弗亚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父亲在战乱中被乱枪打死,她和母亲还有一个比她略大一点的哥哥相依为命。由于没有钱,她几乎从没有穿过鞋,一件破红衣服不知已经穿了多长时间。为了填饱肚子,她被迫每天上街乞讨,陪尽笑脸后,一天可以讨到5至10卢比(1美元约合66卢比)。但她说,她讨厌上街乞讨,她讨厌别人耻高气扬地拒绝她的神情,她感觉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记者问她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玛斯弗亚想都没想就说,她希望上学,因为她从来没有读过书,她渴望学习知识。为什么?记者问她。玛斯弗亚回答:因为知识能够改变生活。阿富汗之所以争斗太多,就是太缺乏教育了。

  她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当一个老师,教育更多的孩子。

  一个12岁的小孩对知识和教育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记者转而问身边其他一些孩子,他们也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都想读书,我们都想当老师。一位叫纳希尔的10岁小男孩说得更明确,他希望学习科学、历史到技术等所有的知识。

  塔吉阿巴德难民营中的一位老人努尔·阿克哈告诉记者,从来没有人向孩子们灌输这个道理。这都是他们历尽生活苦难,自己总结出来的。他们特别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同龄人。但由于他们是难民,而且家里都一贫如洗,所以他们只能把求知的愿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在纳希尔巴赫难民营,青年学生哈亚特·汗告诉记者,他为自己能上学感到高兴。他认为,阿富汗战乱不休的根源之一就是对知识的拒绝。每一百个阿富汗人中只有两个人有机会上学,其他人对外界根本一无所知。他希望战乱一结束就能尽快返回喀布尔,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知识。

  但也并不是每一个有条件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在阿富汗一些部族,只有男孩子才能上学,女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干家务。对于这种情况,努尔·阿克哈老人则表现出了乐观。他说,经过这几十年血的教训,人们的很多观念都会发生改变,女孩子也应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在和孩子们聊天时,你几乎无法不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无法学习而产生的失望所感动。一位叫不上名字的小难民说:“只有知识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就好比一头不知道在驮什么的毛驴。”听来发人深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喀布尔学校将接纳女学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