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教育的过于急功近利已经有年头了。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活动都被赋予一个主观色彩极强的目的,教育自然不能例外。小学、中学、大学被当成生产某种规格的产品的流水线,流水线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仔细设计,企盼着在这头把七岁的孩子放上去,那头就能张开麻袋等着收获合乎规格的、保证什么颜色的、能为什么而奋斗的产品。尽管事实上我们企盼的产品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还是乐此不疲。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在这种逻辑指导下,我们把教育办成了速成训练班。我们发展了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并沿用至今。前些时间谈论得纷纷扬扬的素质教育,也被当成一种纯技术性的东西,以为在我们要灌输的东西里加上点书本以外的内容就叫素质教育,就像厨师烧菜一样——想要甜,加点糖;想要酸,加点醋。
由此看来,要想离开社会原因来谈论教育改革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单纯依靠教师来搞改革,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就像那句歇后语——顶着磨盘跳舞,人受了累,舞还不好看。个别优秀教师只能是特例,不足为凭。
不去掉原因,结果将永远存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依赖于教育体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的变革依赖于社会体制的变革,这就是结论。奇怪的是,明白了这一点并不让人轻松。
近些年来,我们对许多问题(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包括教育)都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就像认识到人不吃饭会饿死、天上下雨地下会湿一样,我们渐渐认识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是荒谬的,教育原本不应是现在这样,它也应该“与时俱进”;它应该是浑然天成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理想境界。随着认识向现实的回归,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许到我儿子的儿子上学的时候,他不必肩负这么多的“使命”。孙子!我祝福你。
■张志方
更需要关心的是教什么、考什么
教育与考试是相伴而存在的,只要有教育就离不开考试,不论是私塾式教育还是公共学校式教育莫不如此 ,考试是教育的督促手段和检测工具,取消了考试,教育也难以有效进行。因此,关键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教育和考试的内容。
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考试在我看来有两种类型,一是选拔性考试,二是平时考试。前者具有公开性,对象不固定,存在优胜劣汰,其功能在于检测水平,捎带着也有激励作用。后者是封闭的,对象固定,不存在优胜劣汰,其主要目的是激励,不过要以检测水平做基础。
选拔性考试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保障公平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有“内幕交易”,不能有歧视,这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在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公开考试有利于保障公平,有利于进行专门化的监督。如果不考虑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一味主张将组织入学考试的权利下放到学校,无疑将不利于公平。所谓的“名校”会因为声誉而进行自律的说法也未必站得住脚,要知道在那些考研黑幕中,“名校”也未能幸免。
平时考试的对象是固定的,甚至只有一个学生也可以进行,无优胜劣汰式的竞争,这种考试普遍存在,即使像古代的私塾也会有诸如对句、命题作诗、作文等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由于这种考试的主要作用是激励学习,那么,老师就应立足于激励来设计安排这种考试,而不是依据成绩来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与歧视,否则将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不良心态乃至厌学。
这两种考试各有功能上的侧重,教育改革决不应是取消考试,而应是让这两种不同的考试各司其职。保障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任务,而使平时考试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则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
考试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最关键的还是教育与考试的内容。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在我看来应是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爱护环境、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责任心、乐观等;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能够流畅地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三是教一些基本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法律、政治等)以及基本的数学、逻辑、哲学等思维工具。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在第三方面做得还可以,第二方面则仅限于初中以下,再往上由于不列入入学考试的内容而易被冷落。第三方面最差,特别是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