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北京首部中学生性教材9月起使用
2002-08-14    

字体大小:

  北京首部涉及性、怀孕、性道德等内容的中学生性教育教材《性健康导向》,9月1日将在海淀百所中学内使用。专家称,此教材走进课堂最大的阻力将来自于家长,因此,专家建议,开学后,家长首先要把教材细细地读一遍。

  家长:能否让孩子晚点学 

  专家此言并非空穴来风,许先生的女儿上初二了,虽然许先生没有看过这本性教育教材,但许先生表示,他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这部性教材的“大方”了。许先生告诉记者:“在学校开设性教育,很有必要,我不会排斥的,但应该有年龄的界限,如果孩子还在朦朦胧胧时期就接受性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是否能晚点儿,比如在十五六岁以后。”此外,许先生认为,学校开展性教育,应该先谈自我保护,再谈性。

牵头者:羞于对孩子谈性

  此教材是由海淀计生协会牵头组织编写的,分为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版。据海淀计生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此前,曾对家长和学生开展过调查。对学生的调查表明,有许多中学生的性知识是从不健康的黄色网站、黄色书刊上获悉的;对家长的调查显示,有12.3%的家长表示,孩子向家长咨询过有关避孕的知识,39.7%的家长认为对孩子谈性有困难,50.42%的家长表示孩子应该了解性知识。这位负责人说,在学校开展性教育,许多家长已经达成共识,关键是度的问题。北京首部性教材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至于这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不要公布我的名字,否则会有许多人来咨询性教育教材的内容,将影响我正常工作秩序的。”

  专家:家长要细读性教材

  此教材的编审——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苏萍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教材在使用中,最大的阻力将来自于家长,不知道家长能不能接受此教材,因为家长都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性教育。苏萍教授称,三种有关性教育的观念是要摒弃的,一是无师自通论,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无需在学校学有关的性知识;二是封闭保守论,认为孩子小,还是不谈性为好;三是不要唤醒论。苏教授说,正是由于我们的性教育滞后,才发生了一些无知愚昧的悲剧,令人叹息不已。苏教授认为,开学后,家长首先应该把教材细细读一遍,这也是对家长开展的一次性教育,因为家长基本上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性教育,家长读完后将会获益匪浅。苏教授建议,开学后,学校应组织专家给家长上课,让家长全面理解这套性教育教材。

  突破:性道德写进教材

  一位接触过此教材的女士表示,此教材一些内容切合实际,比较有针对性。比如,她在读中学时,曾在公共汽车上就遭遇过性骚扰,但那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处理,她说,她从来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而此教材就谈到了如何面对性骚扰。据苏萍教授介绍,以前的性教育只有生理卫生、生理结构,这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而此教材涉及了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更大的突破涉及性道德,引导中学生对性要有正确地态度,对性行为负责。形式是新颖的,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以叙事、情景、讲故事、提问、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另据记者了解,师资正在紧锣密鼓地培训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学会容忍
· 基础教育最需要什么
· 教育专项调查:性教育学校家庭一起抓
· 性教育调查研究:中学生最关注婚恋教育
· 北京海淀征订教材 初一高一必修性教育
· 家长的“好孩子”和“现代人”距离有点远
· 中学生的电话粥在煲什么
· 湖南力保灾后按时开学
· 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金正式启动
· 互动式教学 北京海淀中学性教育正式开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