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这些考生缘何“撤消志愿”?
2002-08-23    新华社记者 刘军

字体大小:

  尽管这两天天气闷热,但上海教育考试院接待处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据统计,迄今为止,前往该处办理撤消志愿手续的考生共有2357人,其中在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前办理的24人,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前办理的133人,第三批高职高专院校录取前办理的2200人。人数之多,发人深省。

    十年寒窗,一朝高考,如今有了读大学的机会又轻易放弃,原因何在?家住浦东泾南新村的考生小张考了489分(上海卷),上大学应该没问题,本该高兴的父母却为孩子没有达到复旦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而愁眉苦脸:“这样的成绩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进复旦肯定是泡汤了,现在只能‘自愿落榜'。准备铆足劲儿复习一年,明年秋季考个理想的院校。”

    像小张这样欲圆名牌大学梦、主动要求“落榜”的考生不在少数。有的填报志愿时,对自已估计过高,只填重点大学,而且表示不愿接受“调剂”,高考分数虽然上了上海市重点高校录取控制线,但没有达到自已所填报院校的投挡线,结果只好落选;有的考生在征求志愿时,拒绝地方院校或大专、职校,认为进这类学校降低了自己的身价,将来毕业分配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也有的家长盲目攀比,总认为自已的孩子智商不错,只要高考有一线希望,不甘心放弃进名牌大学的机会。

    不少考生难解“上海情结”,不愿去外地院校,也是“撤消志愿”的重要动因。据介绍,今年外地院校在沪共减招734人,其中包括兰州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响当当的全国著名高校,外地在沪投放的专业有外贸、外语、计算机、通讯、汽车、航空等最热门的专业。但这些外地院校在沪招生为何遭遇尴尬?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天之骄子”远离家门赴外地读书,不少家长担心“吃不起苦”,同时对将来就业存在后顾之忧。针对这一状况,为鼓励考生报考外地院校,上海市专门制定优惠政策,凡被外地院校录取的上海学生,毕业时成绩合格者,只要本人愿意,均欢迎回沪就业,同时还给报考外地的考生一次性补贴1000元。

    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放宽,也降低了考生“撤消志愿”的风险。以往在招生政策中规定,如果考生放弃志愿,两年内将不能重考,但现在只要在录取工作开始前两天提出申请,不占用招生指标,对考生今后参加高考就不会有影响。即便录取后再放弃,考生只要能在当年拿回自已的档案,就可以参加第二年的考试。而一年春秋两次招生考试,给了考生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自愿落榜”的考生只要等上半年就有考试机会。这些都在客观上促使了“撤消志愿”现象的增长。

    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齐永昌说:“如今,不少考生希望能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这本无可非议,也是一名考生应有的选择权利。但也应看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多,名牌大学录取新生名额有限,每个考生不可能都进重点大学。因此,考生和家长不能脱离自己的学习实际,一味追求名牌效应,应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机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考前焦虑并不可怕
· 志愿填报策略大全 算算手中有多少筹码
· 北京:7万高考生填志愿 报外地大学的多了
· 2002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
· 填报高考志愿今年三大特点
· 四川改革高考填报志愿方式
· 重点名牌院校受宠 职业技术学院遇冷
· 专家看高考试题谈今年高考的启示
· 东方网提供上海高考查分预约服务
· 并非“高考节”的高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