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怎样堵住高考招生"后门"?媒体为改革支招
2003-01-23    

字体大小:

    高考招生填报志愿的方法,北京已经试行过3种,即考前填报;考后不知道成绩时填报;知道成绩后填报。

    中国青年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现行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应该改革。文章认为,文中提出的这种改革办法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以往招生办法的弊病,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每一个考生负责。

    文章说,3种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在同一模式内思考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而在实践中都不能克服人们迫切希望克服的缺陷:

    一、学校出现招生大年和小年,忽冷忽热的扎堆儿现象。由于考生事先不了解其他考生的申报情况,只能根据前几年各学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申报,所以学校报名人数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某一学校去年报考人数多,生源好,今年就可能相反,而生源的好坏多少并不能反映该校的真实水平和广大考生的真实意愿。北京某重点大学2000年在所在地北京竟然出现报名人数低于计划录取人数的情况就是典型实证。一些学校为了应付生源变化,不得不临时调整招生计划,使得考生在报名时所依据的招生计划失去可靠性,增加了招生工作的混乱。

    二、在达到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考生上大学全靠撞大运。高分考生不一定上好学校好专业,低分考生不一定就上不了好学校好专业,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录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公正性。由于报名时难免出现扎堆儿情况,有些高分考生由于填报志愿时运气不好,上了较差学校或非理想专业,就干脆不报到进而复读甚至入学后又退学复读;有些上线考生被分配到自己不愿去的学校或专业,学习不努力,毕业即转业;个别上线考生甚至无学可上,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极大浪费。许多考生10多年苦读和填报志愿时所花费的大量精力,远未收到预期效果。

    三、招生办公室的工作量增加,难度加大。要和有些学校协调招生计划,要分配落实大量志愿落空的上线考生的去处,难免出现工作失误,难免出现合理合法的“走后门”情况。

    文章认为,对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革解决上述问题。其思路是:网上双向选择,高分考生优先。内容程序如下:

    在网络上设置3类终端,即学校使用的终端、考生使用的终端、招办使用的终端。在考生终端上,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成绩排列顺序,依次申报学校和专业;在学校终端上,学校根据数据库提供的该生的成绩、特长等资料,决定是否录取;在招办终端上,招办对录取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批准。例如,甲考生成绩是590分,现在轮到他挑选,他根据网络提供的当前各学校的录取信息,申报某学校的某专业;该校调阅审查了他的资料,同意录取或不同意录取,报告给招办;招办根据政策进行决定。如果甲考生未被录取,则由他继续挑选,直到被录取后再进入下一个考生。现在假设有20个学生终端同时进行录取工作,每名考生花费15分钟,考生择校6分钟,学校决定5分钟,招办审核4分钟,则北京今年5万考生需125小时完成招生工作,以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约12.5天,考虑到其他因素,至多20天,比现在的办法多耗费五六天时间,但是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方法的弊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西考生杨晓聪高考试卷未被“掉包”
· 让教育自身冷静发展
· 安徽一学校设计高考作弊通道 舞弊人受严处
· 广东:高中生修满学分可提前高考
· 青海出台措施封堵“高考移民”
· 谁是“高考卷调包案”幕后的手
· 高中择校生高考摔跟头
· 明年高考七大趋势
· 抓住偷换高考试卷的黑手
· 填高考志愿有前车之鉴:牢记三个“莫”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