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中小学新生易有心理压力
2003-08-29    

字体大小:

  今年上海小学新生近10万,初中新生近13万,高中新生近8万。不同学业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会对不同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和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格外予以关注。

  小学一年级新生:当心“入学不适心理”

  这几天,许多小学的教师都在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临近开学的心理和想法。他们普遍发现,不少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儿童,对小学学习有既盼望又害怕的“双重心理”,引导不当可能使他们产生“入学不适心理”。

  打虎山路小学校长卞松泉认为,新生入校前出现一种心理波动大多是正常的。据他们分析,新生“入学不适心理”的表现主要有:一是缺少心理准备,对小学学习因为家长“说法”的误导而背上精神包袱,严重的甚至产生恐慌情绪。二是合作意识淡薄,与伙伴相处存在问题,自私自利表现得特别明显。三是生活准备不足,早上起不来,早餐不吃就来上学。四是对学校认识发生偏差。闸北区实验小学校长徐晓唯指出,一年级新生产生这些心理现象,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同家长的不当诱导和心理暗示有关。而要消除这些“入学不适心理”,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共识,汇成合力,通过各种途径使新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初中新生:帮助孩子适应初中学习

  初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相比有一个质的变化,不少子女今秋将升入初中的家长为如何把握这种变化而犯愁。

  华东师大崔允博士曾对1765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87%的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刚步入中学的新生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教学方式及老师的管理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相当多的孩子对变化不敏感或不能摆脱原有的定势,依然按原来的学习习惯去做,结果不知所措。家长对此往往比孩子还焦虑,又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只是埋怨孩子、指责学校,而孩子反复体验失败,心态也会越来越坏。建平西校校长宗富林说,要使孩子适应初中学习,家长能不能与孩子建立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是关键,特别要注意克服责备情绪,不能说一些具有负面效应的话。一些专家建议:在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多与孩子交谈,对升入初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设计好解决方案,帮助子女顺利度过“第二次断乳”。

  高中新生:注意减轻升学压力

  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认为,对高中新生来说,除了逐步解决学习方法问题,还要对高考可能带来的压力作自我调节。近年一些高中新生反映,他们十分明显地感到了周围学习的紧张氛围和同学间互相竞争的态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打上了浓重的升学烙印。

  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附中的一名女生说,我一方面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进入了理想学校,另一方面却有些紧张和无奈,我知道学校汇集了各路学习尖子,我原先在初中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周围的人又以很高的心眼看待我,所以只有一条路:把学习搞好,这样一想反而有些失眠了。类似的困惑肯定不在少数,许多重点高中的教师有一个共识:不怕学生学得不努力,怕的是学生一上高中就为激烈的竞争所累,甚至产生不利学习的心理问题。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提出,对高中新生的入学教育应把正确对待高考压力作为一项内容,适当超前进行“抗压”教育,讲清道理,提示解决办法,使新生尽可能轻松上阵。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强调,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十分必要,对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遗漏,且要从高一新生做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内蒙古:让中小学生按时放学回家
· 上课时间可以上厕所的理由
·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
· 教委强制学校买本 家长同行叫苦不迭
· “玩具钞票”收藏热 学童“爱好”需引导
· “一费制”难挡乱伸手
· 广州:10万学生同饮“学生奶”
· 防震棚传出朗朗读书声
· 中小学生最反感老师动辄叫家长
· 北京部分中小学违规收取赞助费超过七千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