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将管理学引入中学教育引起教育界关注
2003-09-29    

字体大小:

    武汉一位高中生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的建筑系,而且还是湖北省语文单科第一名。在备考前一年,这位学生却背着学校和父母写小说。这部20多万字的小说,即将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面对人们的疑问,他自信地说:“高考之前我把学习进程都安排好了,考上清华没问题,顺便还能抽出时间来做我喜欢的事。”

  为什么一个高三学生能把学习和业余爱好安排得有条不紊?他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一位管理学学者,以及管理学对自己的启发和培养。

  这件事情给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徐学军不小的震撼。其实,像那位武汉学生这样善于进行自我管理的同学在国内并非个案。这也给了徐学军实施将管理学引入中学教育的设想以鼓舞和力量。

  事实上,这种理念在国外的教育中是有先例的。德国的中学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并且列入正规课程。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兰女士介绍,美国一项有40多年历史的青年成就计划也引入了管理教育的理念。那里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与经济管理活动相关的辅导。学生在孩提时代就扮演麦当劳的管理者去思考怎样经营,扮演银行职员去学习该如何处理日常事务。这个计划培训过的很多孩子后来做了企业家,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因为,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按照不同的进度和计划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高效率地完成目标要求,训练了他们的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李兰认为,我们的中学教育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新的理念和操作模式。

  为了进行这个尝试,徐学军联系到归国的英国利物浦商学院MBA王革非,由多位具有留学背景的学者共同组成了一个课题组。在大约一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走访了350个家庭、70所中小学,拜访了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课题组研究认为,中学生20%的问题是智力问题,80%是管理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管理学的精髓,课题组为中学生们提炼出20条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内容有:培养自信、承担责任、激发潜能、管理时间等,并借鉴MBA教学案例的方式进行编排。“很多中学生都有追梦的经历,实际上到他成年的时候,这个人生梦想才可能实现。有的比较早地实现了梦想,有的早早就放弃了。”徐学军说,一个中学生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梦想,离成功就不远了。最后,他们给这20条管理法则起了一个名字“中学梦工场”。现在,他们根据这一理念创建了清华中学生管理素质训练营,不久这个训练营将对中学生开放。

  在走访、调研的时候,课题组就发现,许多家长正苦恼:“为什么孩子没有进取心?”不少老师在思考:“课程改革之后,怎样在更少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也有自己的问题:“功夫也花了不少,就是很难达到目标。”

  因此,将管理学引入中学教育的创意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关注。

  “将管理学的一些理念引入到我们中学教育,或者说把管理学的理念和中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这种新视角在国内应该是首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马建华处长说,其实,管理的理念、思想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总结而已。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宁夏在银川建立六盘山高级中学
· 中学生发起网络连续剧创作赛跑
· “院士科普工程”在北京27中启动
· 学生的推理是错的吗?
· 重庆:3年内“取消”初中 实行1至9年级制
· 西藏第一所中学拉萨中学举行45周年校庆
· 北京十一学校“将帅语林碑墙”揭幕
· 创造教育也重“民主和谐”
· 南洋模范中学喜庆百年华诞
· 上海晋元中学让学生根据意愿“走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