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上海市第八中学转型"男子中学" 能"拯救男孩"吗?
2012-04-06    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危机在于缺乏勇气和责任感

  单海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的男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和女性的阿姨或者老师在一起,回家也没有“淘伴”,过多的接近女性,有可能 “雌化”。“曾经在一次旅游中见到过高高大大的男孩总是挽着妈妈的胳膊,寸步不离,但我觉得男孩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

  男孩们真的陷入危机了吗?

  据报道,上海部分重点高中男女生的比例相差10到20个百分点,最严重的班级男生比例不足四分之一。

  进不了普通高中,意味着一个学生很难再有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下,中考也许会淘汰更多的男生。卢校长表示,男校也许可以给更多男生进入高中的机会。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曾向媒体介绍,该校连续几届的高三毕业班,能被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男生占60%到65%,女生反而不见有多大的优势。

  2011年,复旦附中的高中生的李申儒撰写了调查报告《男孩视角的“男孩危机”研究》,他用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证明:“男孩”们最严重的危机,是缺乏应有的勇气和责任感。

  勇气和责任感,这正是卢校长的设想目标。他告诉本报记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目前学校已经确定了培养男孩的形象:“浩然正气,乐学善思”。

  据卢校长介绍,在男生班设立了具有特色的拓展课计划表,男生班将拥有生存体验、偶像生成、数字达人、差异理解等四大学习领域拓展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市第八中学获批开设"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 应对“男孩危机 ”上海拟建首所男子中学
· 校长谈男生班实验:找到合宜教育方法向男校过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