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在于缺乏勇气和责任感
单海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的男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和女性的阿姨或者老师在一起,回家也没有“淘伴”,过多的接近女性,有可能 “雌化”。“曾经在一次旅游中见到过高高大大的男孩总是挽着妈妈的胳膊,寸步不离,但我觉得男孩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
男孩们真的陷入危机了吗?
据报道,上海部分重点高中男女生的比例相差10到20个百分点,最严重的班级男生比例不足四分之一。
进不了普通高中,意味着一个学生很难再有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国的教育现状下,中考也许会淘汰更多的男生。卢校长表示,男校也许可以给更多男生进入高中的机会。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曾向媒体介绍,该校连续几届的高三毕业班,能被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男生占60%到65%,女生反而不见有多大的优势。
2011年,复旦附中的高中生的李申儒撰写了调查报告《男孩视角的“男孩危机”研究》,他用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证明:“男孩”们最严重的危机,是缺乏应有的勇气和责任感。
勇气和责任感,这正是卢校长的设想目标。他告诉本报记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目前学校已经确定了培养男孩的形象:“浩然正气,乐学善思”。
据卢校长介绍,在男生班设立了具有特色的拓展课计划表,男生班将拥有生存体验、偶像生成、数字达人、差异理解等四大学习领域拓展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