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只闻楼梯响”
2012-09-13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据《中国青年报》9月11日报道,近来,北京市屡出严厉措施向奥数宣战。集中查处与奥数挂钩的入学行为,30所名校与市教委签订责任书,承诺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北京最负盛名的奥数培训机构仁华学校注销。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90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1.7%的人看好严治奥数,44.4%的受访者担心取消奥数会使得小升初更加“拼爹”,57.1%受访者首选“推进教育资源公平,消除校际差异”。

  叫停奥数,取消奥数与入学挂钩政策,在监管层的持续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正在显现出一定成效。不过,公众更关切的是,取消奥数与升学挂钩的政策之后,教育公平化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能否有实质性进展。

  各界之所以对奥数颇有微词,是因为一些中学或自办奥数培训机构,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共同开展奥数培训,扭曲了义务教育的本旨,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将奥数变相成为小升初入学的选拔标准,使未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和家长承受了一些压力。奥数培训利益链与升学捆绑在一起,给一些家长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其实,奥数之祸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殷切期待,对校际教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的担忧。可以设想,在校际差异化没有确实推进、不同学校之间教学质量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即使取消了奥数,很可能会有其他的替代方式出现。一些家长担心,取消奥数之后,小升初将更加“拼爹”。在奥数存在的情况下,条子生、共建生等带有“拼爹”痕迹的现象就或隐或现,没有了奥数,这些“拼爹”行为可能更为严重。

  这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有关方面对奥数的治理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每次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奥数培训不仅没有降温,而且更为普遍。之所以形成背反效应,症结就在于,一些地方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力度离公众期待相距甚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些地方喊了多年,但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样的局面能不能尽快有所改变呢?

  取消奥数只是第一步,同时,应该对共建生、条子生等“拼爹”现象进行遏制,形成协同效应,以巩固治理奥数的成效。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战略上斩断奥数培训的存在基石,更快更扎实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尽可能消除校际差异,让义务教育尽快真正公平起来。比如,从财政上给予非示范校更多扶持,以改善其硬件;从教师选配上,向非示范校倾斜,以改善其软件;同时,也应体认和回应部分家长的担忧,在校际差异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之前,研究从制度上以更公平的方式进行自主招生。

  9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而中小学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他表态,近日国务院已经作出了部署,将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长重视奥数问题是一件好事,但关键的问题是,要让公众看到实际的行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会在长春召开
· 教育部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情况答记者问
· 教育部:全国一成地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刘利民: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
· 义务教育事业进入新时期
· 教育部: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中国教育十年综述之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国步伐
·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 教育均衡应当有尺可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