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拼孩子”,更不“拼爹”
“我希望10月份出台的政策更透明一些,出台以后执行力度要非常强”,在日前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召开的“多方合力破解小升初之路”专题研讨会上,三年级学生家长陈静说道。
今夏以来,媒体掀起新一轮“禁奥”热潮。北京市雷厉风行,治理和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之后,北京市教委宣布在10月底出台更加完善的小升初入学政策。
一方面,公众对此次能否治理奥数热仍然心存疑虑,因为奥数热的背后是择校热,择校热的原因事实上是学校的差距。尽管北京市部分区县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北京市正在迎来学龄人口的“小高峰”,教育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给小升初择校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人们对这项政策的出台又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小升初”既不能“拼孩子”,更不能“拼爹”。同为家长的陈宏伟表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事能真正让公众参与的话就好了。
“有效治理的关键是北京市能否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采取有力措施,改革现行的小升初政策,进而不断缩小学校差距。我理想的模式是这样的:小升初就跟四年级升五年级,五年级升六年级一样。”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
在杨东平看来,现在,把就近入学门开的很小,又在旁边开了好几个左道旁门。这样,造成了拼钱、拼爹、拼命的政策。关键就是就近入学,大面积实现就近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