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夏令营,别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3-07-25    新华网-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在夏令营中参观位于北京的“鸟巢”。(来源:人民视觉)

  日前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事件,让人们将目光和思考聚焦于当下流行的暑期游学的安全问题。旅行社的资质、游学市场的准入和监管,以及与之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都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夏令营这极具文化特色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主题活动,在被成功引入国内多年之后,距其初衷是否已背离很远?当夏令营从一个基于文化意义和文化魅力的活动逐渐“退化”为一个消费高昂、诚信危机、安全隐患成为关键词的牟利项目,很多人不禁痛心:花样夏令营,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赴美夏令营21天4万元,名校考察却成“穿校一游”;高价夏令营中小学生成主力,低龄化与贵族化惹争议……近年来,对于一些名不副实的夏令营的质疑屡见报端,种种批评和呼吁发人深省,到底什么才是“营地文化”的本原和真谛?

  夏令营的“前世今生”

  谈及“营地文化”的本原,还需要弄清夏令营的“前世今生”。追根溯源,近代露营发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一群教育界人士为了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而发起的,由于这项活动既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又能使参与者体会到人与自然亲近的种种乐趣,所以很快广泛流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地文化”传入欧洲,便很快在欧洲风生水起,并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内涵。随后,在欧美国家,营地活动变得越来越普及,一些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非盈利性的社会福利项目来运作。

  对于我国来说,从营地文化的传入到引发关注,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营地文化逐步传入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到前苏联去参加黑海夏令营,这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项目。

  直到1992年,中日两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联合举办了一场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营地文化才真正引入了中国,同时也引发了华夏大地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大讨论,引起中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深刻反思。从那次夏令营之后,公众开始对夏令营的文化内涵有了逐步深化的认识与思考。

  其实,从夏令营发端之初,其文化的意义和魅力就是最大的吸引人之处,而这里的文化内涵所强调的,绝不是简单地游历或者体验,不是简单地开阔视野、获取知识,而是一种融合了交往、合作、开拓、磨砺,对参与者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主生存能力均有所裨益的综合性活动,强调的是通过最少的外界帮助,让参与者获得最强烈的主体感受与主观经验,旨在潜移默化之间,给予参与者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

  但遗憾的是,随着营地文化在我国的普及,夏令营逐渐披上了“功利”的外衣,甚至很多机构,为了逐利,将营地活动的文化色彩当成了牟利的工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武汉拟出台夏令营管理办法 盘点海外多样夏令营
· 夏令营如何不负少年时光
· 夏令营被学校“绑架” 招生广告铺天盖地
· 夏令营究竟谁来管怎么管?
· 关注夏令营:游学夏令营呼唤行业标准
· 夏令营: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学什么
· 形形色色夏令营名目模糊价格高? 谁来监管?
· 缺监管重享受 “变味”夏令营何时回归本源?
· 夏令营淡出学生视野 家长称过于商业化伤害感情
· 夏令营成高校生源争夺"前哨战"导师零距离考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