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在夏令营中参观位于北京的“鸟巢”。(来源:人民视觉)
日前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事件,让人们将目光和思考聚焦于当下流行的暑期游学的安全问题。旅行社的资质、游学市场的准入和监管,以及与之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都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夏令营这极具文化特色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主题活动,在被成功引入国内多年之后,距其初衷是否已背离很远?当夏令营从一个基于文化意义和文化魅力的活动逐渐“退化”为一个消费高昂、诚信危机、安全隐患成为关键词的牟利项目,很多人不禁痛心:花样夏令营,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赴美夏令营21天4万元,名校考察却成“穿校一游”;高价夏令营中小学生成主力,低龄化与贵族化惹争议……近年来,对于一些名不副实的夏令营的质疑屡见报端,种种批评和呼吁发人深省,到底什么才是“营地文化”的本原和真谛?
夏令营的“前世今生”
谈及“营地文化”的本原,还需要弄清夏令营的“前世今生”。追根溯源,近代露营发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一群教育界人士为了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而发起的,由于这项活动既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又能使参与者体会到人与自然亲近的种种乐趣,所以很快广泛流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地文化”传入欧洲,便很快在欧洲风生水起,并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内涵。随后,在欧美国家,营地活动变得越来越普及,一些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非盈利性的社会福利项目来运作。
对于我国来说,从营地文化的传入到引发关注,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营地文化逐步传入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到前苏联去参加黑海夏令营,这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项目。
直到1992年,中日两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联合举办了一场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营地文化才真正引入了中国,同时也引发了华夏大地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大讨论,引起中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深刻反思。从那次夏令营之后,公众开始对夏令营的文化内涵有了逐步深化的认识与思考。
其实,从夏令营发端之初,其文化的意义和魅力就是最大的吸引人之处,而这里的文化内涵所强调的,绝不是简单地游历或者体验,不是简单地开阔视野、获取知识,而是一种融合了交往、合作、开拓、磨砺,对参与者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主生存能力均有所裨益的综合性活动,强调的是通过最少的外界帮助,让参与者获得最强烈的主体感受与主观经验,旨在潜移默化之间,给予参与者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
但遗憾的是,随着营地文化在我国的普及,夏令营逐渐披上了“功利”的外衣,甚至很多机构,为了逐利,将营地活动的文化色彩当成了牟利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