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广告侵入教科书?三言两语:理解or反对?
2014-10-23    人民网-北京晨报

字体大小:

■三言两语

  在广东肇庆一所省级中学,学生使用的英语教科书中,竟然出现了多达十来页的“广告”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中,怎么会出现“广告”?教材涉及的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勇,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对此事作出简短解释。他说教科书中的插页内容,并非广告,而是一种“售后服务”。而且,这些插页中所推荐的内容,也是教材。(10月22日《羊城晚报》)

  ●呵呵呵,当年英语一整套都是仁爱的教材和练习册好吗?现在才来说广告问题!白眼都快翻到后排了。——马华

  ●是创新经营还是误导中小学生?——王亮可

  ●所向披靡的广告终于攻陷了教材这一坚固的堡垒,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大概只剩下法律法规和政府公文了吧。——柳荷斋

  ●谁能告诉我教材里面加点活页广告会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吗?难不成你们担心精心编制的教材内容干不过几条广告?——李琦君

  ●很难让人相信广告只是广告而已,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想知道出版机构和指定教材的机构是否有着某种利益关系。 ——牛强

  ●教育界啊!你说你教育水平不行,行,我忍,可你居然是衣冠禽兽,那行,我也忍,我不搭理你,我自学,可你给我的教材居然是广告册子,俺的神啊,你们这是作死的节奏吗?——宁平

  ●央视记者先后采访了学校、市教育局,还有广告主,其实他们的责任都不大,主要责任应该在教材的审定部门——是因玩忽职守没有发现广告,还是收了贿赂故意放一马?——胡江南

  反对

  必须严打劣质教材

  教材出现大量广告,让人惊讶,因为这是被禁止的。今年9月30日刚刚征求完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幼儿的教科书、教辅材料、练习册、校服、校车等发布广告。违反者将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严肃处罚。然而,事实上,教材却依然存在被广告包围的现象。

  教材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虽然现在广告“无孔不入”,但对于教材中出现广告却是难以接受的。一方面降低了教材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存在误导学生,甚至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广告进教材,是绝对要禁止的。

  教材中出现大量广告,从本质而言,就是劣质教材,然而,劣质教材还真不少。2013年,湖北教育厅给学生采购了320万册盗版的《学生新华字典》,差错率达到万分之二十,是国家规定标准的20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今年9月,哈尔滨惊现劣质教材,错误百出,更荒唐的是正版7.5元,盗版的却要9.99元。

  既然公众反对,且有禁令,可为何教材中仍然出现广告?其一,是因为违法成本过低。对于教材出现广告受到质疑,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少有人因此而受到惩罚;其二,课本从编写到出版,再发放到学生手中,要经过相当多的程序,只要有一个程序发挥作用,就不可能会让教材中出现广告。监管“集体”坍塌了,教材中出现大量广告也就不稀奇了。

  教材必须保证其权威性,不仅仅是没有广告,更要保证教材的质量。这就需要严打劣质教材。特别是要加大惩罚成本。教材中出现广告极有可能还藏有权钱交易的猫儿腻。因此,要按照广告这条线索顺藤摸瓜,将相关的失职者、腐败分子逐一揪出来,依法进行惩处问责。唯有惩罚成本提高了,劣质教材才不会到达学生的手上,从而危害祖国的下一代。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开查教材插入广告
· 初中英语课本6页是广告 出版方不做明确回应
· 央视曝初中课本现大量广告 或存有权钱交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